本發(fā)明涉及變壓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改進的變壓器鐵芯結構。
背景技術:
在大中型干式變壓器中,對鐵芯夾持一般都采用拉板結構。雖然這種結構可以提高對于硅鋼片的固定效果,但是在干式變壓器中由于沒有油液的冷卻,鐵芯需要設計專門的冷卻裝置進行冷卻降溫,導致變壓器內部結構過于復雜,不便于變壓器的設計和安裝。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變壓器鐵芯結構,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簡化了變壓器的內部冷卻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改進的變壓器鐵芯結構,包括鐵芯和位于鐵芯外側的拉板和夾件,拉板和夾件之間設置有拉板加強板和夾件加強板,拉板、夾件、拉板加強板和夾件加強板通過銷軸相連接,所述銷軸內設置有第一通孔,鐵芯設置有與第一通孔相連通的第二通孔,拉板內設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與第一通孔相連通;第一通孔與第一空腔的連接處環(huán)形排布有若干個導風板,導風板與第一通孔軸線之間的夾角為30°,第一空腔靠近鐵芯的一側設置有第一散熱翅片。
作為優(yōu)選,所述導風板上設置有與第一通孔相平行的第二通孔,導風板上還設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位于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內壁之間,第三通孔為弧形,第三通孔的進風口與第三通孔相平行,第三通孔的出風口朝向第二通孔一側設置,第三通孔的出風口與第二通孔的軸線夾角為45°。
作為優(yōu)選,所述導風板的迎風面設置有第一螺旋導流槽,第一螺旋導流槽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相交處分別設置有斜凹槽。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散熱翅片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二螺旋導流槽,第二螺旋導流槽與第一螺旋導流槽相互平行,第二螺旋導流槽的中心設置有第四通孔。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空腔的外側設置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內設置有環(huán)形排布的第二散熱翅片,第二散熱翅片為圓錐形,第五通孔中心設置有通氣管,第二散熱翅片與通氣管之間連接有導熱金屬管。
作為優(yōu)選,所述拉板加強板內設置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與拉板加強板外部相連通,第二空腔內設置有隔板,隔板與第二空腔的底部設置有間隙,隔板的一側設置有風機。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設置有凹槽,凹槽底部與銷軸之間的間距為3mm。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通過將鐵芯的通風降溫裝置集成入拉板結構中,簡化了干式變壓器的通風冷卻機構,給變壓器內部預留了更多的空間。氣流從第一通孔進入鐵芯內的第二通孔進行散熱,與此同時部分氣流在導風板的作用下進入第一空腔,在第一空腔內對第一散熱翅片從鐵芯側吸收的熱量進行冷卻。導風板上的兩個通孔可以降低導風板處的紊流。經過第一螺旋導流槽的氣流在進入第一空腔后,可以直接進入第一散熱翅片上的第二螺旋導流槽,提高氣流與第一散熱翅片的接觸面積。斜凹槽用于減少第一螺旋導流槽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間的紊流。第一空腔的第五通孔可以提高第一空腔的換熱效率,第二散熱翅片可以有效降低第五通孔處由于高熱量氣流所帶來的“積熱”問題。拉板加強板內的第二空腔可以對第一空腔內的熱量向外傳遞,從而提高第一空腔的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導風板的結構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螺旋導流槽與第二通孔相交處的結構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散熱翅片的結構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五通孔的結構圖。
圖中:1、鐵芯;2、拉板;3、夾件;4、拉板加強板;5、夾件加強板;6、銷軸;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第一空腔;10、旋轉軸;11、導風板;12、第一散熱翅片;13、第二通孔;14、第三通孔;15、第一螺旋導流槽;16、斜凹槽;17、第二螺旋導流槽;18、第四通孔;19、第五通孔;20、第二散熱翅片;21、通氣管;22、導熱金屬管;23、第二空腔、24、隔板、25、間隙;26、風機;27、凹槽;28、扭簧。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中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制,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粘貼等常規(guī)手段,在此不再詳述。
參照圖1-5,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包括鐵芯1和位于鐵芯1外側的拉板2和夾件3,拉板2和夾件3之間設置有拉板加強板4和夾件加強板5,拉板2、夾件3、拉板加強板4和夾件加強板5通過銷軸6相連接,所述銷軸6內設置有第一通孔7,鐵芯1設置有與第一通孔7相連通的第二通孔8,拉板2內設置有第一空腔9,第一空腔9與第一通孔7相連通;第一通孔7與第一空腔9的連接處環(huán)形排布有若干個導風板11,導風板11與第一通孔7軸線之間的夾角為30°,第一空腔9靠近鐵芯1的一側設置有第一散熱翅片12。導風板11上設置有與第一通孔7相平行的第二通孔13,導風板11上還設置有第三通孔14,第三通孔14位于第二通孔13和第一通孔7內壁之間,第三通孔14為弧形,第三通孔14的進風口與第三通孔14相平行,第三通孔14的出風口朝向第二通孔13一側設置,第三通孔14的出風口與第二通孔13的軸線夾角為45°。導風板11的迎風面設置有第一螺旋導流槽15,第一螺旋導流槽15與第二通孔13和第三通孔14的相交處分別設置有斜凹槽16。第一散熱翅片1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二螺旋導流槽17,第二螺旋導流槽17與第一螺旋導流槽15相互平行,第二螺旋導流槽17的中心設置有第四通孔18。第一空腔9的外側設置有第五通孔19,第五通孔19內設置有環(huán)形排布的第二散熱翅片20,第二散熱翅片20為圓錐形,第五通孔19中心設置有通氣管21,第二散熱翅片20與通氣管21之間連接有導熱金屬管22。拉板加強板4內設置有第二空腔23,第二空腔23與拉板加強板4外部相連通,第二空腔23內設置有隔板24,隔板24與第二空腔23的底部設置有間隙25,隔板24的一側設置有風機26。第二空腔23的底部設置有凹槽27,凹槽27底部與銷軸6之間的間距為3mm。
另外,第一散熱翅片12通過旋轉軸10連接在第一空腔9上,旋轉軸10的外側設置有扭簧28。第一散熱翅片12通過旋轉軸10活動設置在第一空腔9上,可以提高氣流與第一散熱翅片12接觸的角度,提高熱交換效率。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