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直流調速開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開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直流調速開關。
【背景技術】
[0002]直流調速開關在手持式電動工具領域應用廣泛,如電鉆、電動砂輪機、電動扳手和電動螺絲刀等,其一般包括殼體,用于安裝控制按鈕的活動架,受活動架控制通斷的觸頭組件,用于控制電動機轉向的換向機構以及用于調節(jié)轉速的調速機構。然而在現(xiàn)有技術中,動觸點一般固定在可上下移動的活動架上,當下壓活動架時,動觸點跟隨活動架移動,從而與靜觸點接觸連接;由于操作電流較大,動觸點和靜觸點一般均為銀觸點,當下按活動架的力度較大時,動觸點與靜觸點之間的壓力較大,容易損壞銀觸點。
[0003]中國專利文獻CN103280358A公開了一種直流調速開關,并具體公開了一種驅動動觸點和靜觸點接觸或分離的結構,如圖1-2所示:動觸頭01為折彎板,其包括平直段011,平直段011 —端延伸成折彎段012,另一端設置有動觸點013 ;平直段011的中部與動觸架02之間成型有支撐轉動部03,位于支撐轉動部03和動觸點013之間的平直段011與殼體之間設置有觸頭壓簧04,活動架05在對應折彎段012的位置處成型有楔形斜面051,當活動架05上下滑動時,帶動楔形斜面051沿折彎段012上下滑移,使動觸點013繞支撐轉動部03轉動,并在觸頭壓簧04的作用下,實現(xiàn)動觸點013與靜觸點06接觸或分離。
[0004]該專利文獻公開的技術方案,雖然能夠避免人們按壓活動架05力度過大時導致的動靜觸點的損壞,但仍具有以下不足:1)在活動架05上下滑動并帶動楔形斜面051與折彎段012相互作用時,動觸頭01需要繞支撐轉動部03轉動,由于動觸頭01自身體積較小,且安裝位置狹窄,因而在動觸頭01與動觸架02之間設置支撐轉動部,顯然會給制造、安裝帶來不便,導致制造成本高,組裝難度大;2)與動觸點013相對的動觸頭01 —端,通過支撐轉動部與其他部件實現(xiàn)電連接,導致過流能力弱,無法適應大電流的工況;3)楔形斜面051與折彎段012之間通過相互擠壓的方式實現(xiàn)動靜觸點的通斷,為了克服觸頭彈簧04的彈力,楔形斜面051與折彎段012之間的擠壓力較大,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使用后,很容易出現(xiàn)磨損損壞。
【發(fā)明內容】
[0005]因此,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能夠避免按壓活動架力度過大導致動靜觸點損壞的直流調速開關制造難度大,生產(chǎn)成本高的技術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制造難度小、生產(chǎn)成本低,且同時能夠避免按壓活動架力度過大導致動靜觸點損壞的直流調速開關。
[0006]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直流調速開關,包括
[0007]殼體;
[0008]靜觸頭,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上;
[0009]動觸頭,與所述靜觸頭相對,且通過彈性件可整體平移地安裝在所述殼體上;
[0010]驅動件,可移動的安裝在所述殼體上,具有對所述動觸頭進行阻擋,使所述彈性件蓄能,并使所述動觸頭與所述靜觸頭分離斷開的第一位置,和在外力作用下移動并解除對所述動觸頭的阻擋,使所述彈性件釋放能量,推動所述動觸頭整體平移并與所述靜觸頭接觸連通的第二位置。
[0011]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動觸頭具有用于設置動觸點的第一側面,和與所述第一側面相對的第二側面,所述彈性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側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
[0012]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靜觸頭為兩個,分別作為電流輸入端和電流輸出端,所述動觸頭上設有兩個動觸點,在所述驅動件處于第二位置時,與設在兩個所述靜觸頭上的靜觸點同時電連通。
[0013]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驅動件包括
[0014]活動架,可上下移動的安裝在所述殼體上;
[0015]阻擋部,固定設置在所述活動架上,用于對所述動觸頭進行阻擋;
[0016]復位彈簧,固定安裝在所述活動架與所述殼體之間,具有在外力作用下蓄能的第一狀態(tài),和在所述外力減小或解除后,推動所述活動架、進而推動所述阻擋部對所述動觸頭進行阻擋的第二狀態(tài)。
[0017]作為一種改進方案,還包括安裝在所述活動架頂部的按鈕,所述按鈕與所述殼體之間安裝有導向結構。
[0018]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導向結構包括
[0019]第一導向條板,為兩個,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上,沿所述活動架移動方向延伸,并在中間形成導向凹槽;
[0020]第二導向條板,為一個,固定設置在所述按鈕上,插入所述導向凹槽內部與所述導向凹槽實現(xiàn)沿所述活動支架移動方向的可滑動連接。
[0021]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導向結構還包括
[0022]第一滑動阻擋面,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導向板的遠離所述導向凹槽底面一側的側面上;
[0023]第二滑動阻擋面,與所述第一滑動阻擋面相對設置在所述殼體上,在所述第二導向板插入所述導向凹槽內部時,與所述第一滑動阻擋面貼合接觸;
[0024]第三滑動阻擋面,與所述第一滑動阻擋面平行,設置在所述殼體上;
[0025]第四滑動阻擋面,與所述第三滑動阻擋面相對設置在所述按鈕上,在所述第二導向板插入所述導向凹槽內部時,與所述第三滑動阻擋面貼合接觸;
[0026]所述第一滑動阻擋面、所述第三滑動阻擋面設置在所述第二滑動阻擋面和所述第四滑動阻擋面之間。
[0027]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殼體包括相互扣合以形成第一封閉容納空間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上還設有用于供所述驅動件穿過以伸入所述第一封閉容納空間內部的安裝口,所述安裝口內側壁上設有上下相對以形成安裝空間的兩個阻擋凸緣,所述安裝空間內部安裝有適于驅動件穿過的密封墊圈。
[0028]作為一種改進方案,還包括扣合在所述第二殼體外側以形成第二封閉容納空間的第三殼體,第二封閉容納空間用于安裝轉換機構。
[0029]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第一殼體上還設有線路出口,用于供與所述轉換機構電連接的線路穿過,所述線路出口處向內凹陷形成有凹陷階梯槽結構。
[0030]本發(fā)明提供的直流調速開關,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31]1.本發(fā)明的直流調速開關,動觸頭通過彈性件可整體平移地安裝在殼體上,當使用外力按壓驅動件時,驅動件受力移動,解除對動觸頭的阻擋,彈性件釋放能量推動動觸頭整體平移,從而與靜觸頭接觸連通,由于推動動觸頭整體平移的驅動力是彈性件的彈力,與按壓驅動件的力度無關,因此不論使用者以何種力度按壓驅動件,都不會對設在動靜觸頭上的銀觸點造成擠壓損壞;另外,動觸頭通過彈性件可整體平移地安裝在殼體上,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不需要復雜的轉動關系,因而結構簡單,制造難度小,生產(chǎn)成本低,安裝難度小。
[0032]2.本發(fā)明的直流調速開關,彈性件的一端與第二側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殼體固定連接,當驅動件處于第一位置時,彈性件受壓儲能,當驅動件處于第二位置時,彈性件伸長釋放能量,進而推動動觸頭向靜觸頭方向整體平移,實現(xiàn)動靜觸頭間的電連接。
[0033]3.本發(fā)明的直流調速開關,動觸頭上設有兩個動觸點,與分別設在兩個靜觸頭上的兩個銀觸點相對,當上述兩個動觸點分別與兩個靜觸點接觸連接時,連通電路,當上述兩個動觸點與兩個靜觸點分開時,切斷電路;這使得本發(fā)明的動觸頭無需直接與電源線相連,因而結構更加簡單輕便,并且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通過調整設在動靜觸頭上的觸點的大小,來調整動靜觸頭能夠應用的電流場合,從而能夠擴大應用范圍,適用于大電流工況。
[0034]4.本發(fā)明的直流調速開關,第二導向條板安裝進入導向凹槽內部后,能夠對活動架的上下移動進行導向,從而提高活動架的上下移動精準度,進一步的,還增設了第一滑動阻擋面、第二滑動阻擋面、第三滑動阻擋面和第四滑動阻擋面,該四個滑動阻擋面和上述第二導向條板與導向凹槽一起,能夠從活動架的四周對活動架進行導向,從而進一步提高導向精準度。
[0035]5.本發(fā)明的直流調速開關,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上設有用于供驅動件穿過以伸入第一封閉容納空間的安裝口,安裝口內側壁上設有上下相對以形成安裝空間的兩個阻擋凸緣,安裝空間內部安裝有適于驅動件穿過的密封墊圈,密封墊圈的設置,能夠避免灰塵從安裝口位置進入第一封閉容納空間內部,從而有利于保持安裝在第一封閉容納空間內部零部件的清潔。
[0036]6.本發(fā)明的直流調速開關,在第一殼體上還設有線路出口,用于供與轉換機構電連接的線路穿過,在線路出口處向內凹陷形成有凹陷階梯槽結構,凹陷階梯槽與穿過線路出口的線路之間形成有容置空間,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此處使用密封膠密封,從而避免灰塵從線路出口處進入到第一封閉容納空間內部,從而進一步提升了防塵性能。
【附圖說明】
[003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現(xiàn)有技術或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對現(xiàn)有技術或【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圖作簡單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8]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直流調速開關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39]圖2是圖1中動觸頭和觸頭壓簧組合后的立體圖。
[0040]圖3是實施例1中直流調速開關的立體圖。[0041 ] 圖4是圖3的爆炸結構圖。
[0042]圖5是按鈕、活動架和動、靜觸頭間的立體關系結構圖。
[0043]圖6是殼體、活動架和按鈕組合后的立體圖。
[0044]圖7是第一殼體與動、靜觸頭組合后的立體圖。
[0045]圖8是圖7的爆炸結構圖。
[0046]圖9是按鈕、活動架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組合后的立體圖。
[0047]圖10是圖9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組合后的立體圖。
[0048]圖11是圖9中按鈕的立體圖。
[0049]圖12是圖1的后視圖。
[0050]附圖標記:O 1-動觸頭,011-平直段,012-折彎段,013-動觸點,02-動觸架,03-支撐轉動部,04-觸頭壓簧,05-活動架,051-楔形斜面,06-靜觸點;
[0051]1-靜觸頭,10-靜觸點,2-動觸頭,20-動觸點,21-第一側面,22-第二側面,3-殼體,30-安裝口,31-第一殼體,32-第二殼體,33-第三殼體,34-密封墊圈,35-阻擋凸緣,36-線路出口,4-彈性件,5-活動架,51-阻擋部,52-復位彈簧,6-按鈕,7-第一導向條板,70-導向凹槽,71-第一滑動阻擋面,72-第二滑動阻擋面,73-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