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是一種電子產品用節(jié)能裝置,屬于節(jié)能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子技術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發(fā)展起來的新興技術,二十世紀發(fā)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移動通信產品等。
現有技術中,傳統(tǒng)的電子產品都是以傳統(tǒng)電力為能源進行工作,沒有進行專門的節(jié)能設計,造成了大量的傳統(tǒng)電力損耗,造成了一些不可再生能源的減少,加大了對空氣的污染,傳統(tǒng)的電子產品在陰暗的環(huán)境下,無法看清電子產品上的按鍵位置,容易按錯,使用起來不方便,影響辦公進度,傳統(tǒng)的電子產品長時間工作會產生大量的熱,容易造成電子產品使用壽命降低以及引發(fā)火災等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子產品用節(jié)能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fā)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以進行混合能源共用,可以使按鍵變亮,散熱效果好,穩(wěn)定性好,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子產品用節(jié)能裝置,包括太陽能機構、主體、按鍵背光機構以及散熱機構,所述太陽能機構安裝在主體上端,所述按鍵背光機構和散熱機構都裝配在主體內部,所述按鍵背光機構設置在散熱機構前側,所述太陽能機構由原電池、蓄電池一、電能切換裝置、充電電路板、支撐柱以及太陽能光伏板組成,所述原電池上端連接蓄電池一以及電能切換裝置,所述蓄電池一安裝在電能切換裝置左端,所述充電電路板設置在蓄電池一上端,所述電能切換裝置上端連接充電電路板,所述電能電路板上端固定兩個以上支撐柱,兩個以上所述支撐柱上端安裝太陽能光伏板,所述原電池、蓄電池一、電能切換裝置以及充電電路板都安裝在主體內部,兩個以上所述支撐柱從主體內部延伸出,所述電能切換裝置通過電線分別與原電池、蓄電池一以及主體相連接,所述蓄電池一通過電線與充電電路板相連接,所述充電電路板通過電線與太陽能光伏板相連接,所述按鍵背光機構由背光鏡、按鍵、發(fā)光板、壓縮彈片、蓄電池二以及動能轉換裝置組成,所述背光鏡設有兩個,兩個所述背光鏡對稱安裝在發(fā)光板左右兩端,所述發(fā)光板前端安裝兩個以上按鍵,所述發(fā)光板后端裝配壓縮彈片,所述延伸彈片后端設置動能轉換裝置,所述動能轉換裝置上端安裝蓄電池二,所述背光鏡、發(fā)光板、壓縮彈片、蓄電池二以及動能轉換裝置都安裝在主體內部,所述發(fā)光板通過壓縮彈片與蓄電池二相連接,所述動能裝換裝置通過電線與蓄電池二相連接,所述散熱機構由繼電器、印制電路板、單片機、模/數轉換器、熱能轉換裝置、吸熱板、溫度傳感器以及風扇組成,所述印制電路板上焊接有單片機和模/數轉換器,所述繼電器裝配在印制電路板下端,所述單片機安裝在模/數轉換器左側,所述熱能轉換裝置安裝在單片機上端,所述熱能轉換裝置左端連接吸熱板,所述溫度傳感器下端安裝熱能轉換裝置以及吸熱板,所述風扇下端安裝熱能轉換裝置以及吸熱板,所述風扇安裝在溫度傳感器后側,所述繼電器、印制電路板、熱能轉換裝置、吸熱板以及溫度傳感器都安裝在蓄電池二以及動能轉換裝置后側,所述單片機通過電線分別與繼電器、模/數轉換器以及蓄電池二相連接,所述繼電器與風扇通過電線相連接,所述模/數轉換器與溫度傳感器通過電線相連接,所述熱能轉換裝置通過電線與蓄電池二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主體上安裝有保護套。
進一步地,兩個以上所述按鍵前端安裝有透明橡膠帽。
進一步地,所述主體內連接有信號放大器。
進一步地,所述太陽能機構和散熱機構上端都裝配有線路檢測裝置且線路檢測裝置上連接有報警器。
進一步地,所述主體下端安裝有支撐架。
進一步地,所述主體左端連接有收容箱。
進一步地,所述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模/數轉換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模/數轉換器的輸出端與單片機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單片機的輸出端與繼電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繼電器的輸出端與風扇的輸入端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一種電子產品用節(jié)能裝置,本發(fā)明通過添加原電池、蓄電池一、電能切換裝置、充電電路板、支撐柱以及太陽能光伏板,該設計實現了傳統(tǒng)電力與新能源的混合使用,延長了使用時長,同樣降低了傳統(tǒng)電力的損耗,提高了新能源的使用效率,解決了傳統(tǒng)的電子產品都是以傳統(tǒng)電力為能源進行工作,沒有進行專門的節(jié)能設計,造成了大量的傳統(tǒng)電力損耗,造成了一些不可再生能源的減少,加大了對空氣的污染的問題。
本發(fā)明通過添加背光鏡、按鍵、發(fā)光板、壓縮彈片、蓄電池二以及動能轉換裝置,該設計實現了對按鍵提供背光照明,讓使用人員可以在陰暗的環(huán)境下看清按鍵,不會因為天氣的陰暗而影響工作進度,同時降低了傳統(tǒng)電力的損耗,達到了節(jié)約能源的目的,解決了傳統(tǒng)的電子產品在陰暗的環(huán)境下,無法看清電子產品上的按鍵位置,容易按錯,使用起來不方便,影響辦公進度的問題。
本發(fā)明通過添加繼電器、印制電路板、單片機、模/數轉換器、熱能轉換裝置、吸熱板、溫度傳感器以及風扇,該設計實現了對主體進行散熱的目的,而且降低了傳統(tǒng)電力的損耗,對散發(fā)的熱量進行收集再利用,提高了使用效率,延長了使用壽命,降低了發(fā)生火災的概率,解決了傳統(tǒng)的電子產品長時間工作會產生大量的熱,容易造成電子產品使用壽命降低以及引發(fā)火災等情況。
因添加保護套,該設計降低了本發(fā)明因碰觸地面而損壞的概率,因添加透明橡膠帽,該設計降低了按鍵的磨損速度,因添加信號放大器該設計使本發(fā)明接收信號更好更穩(wěn)定,因添加線路檢測裝置以及報警器,該設計使本發(fā)明線路使用變得更加安全,因添加支撐架,該設計使本發(fā)明使用起來更加舒適,因添加收容箱,該設計使本發(fā)明占用面積變小,對使用人員的妨礙降低,本發(fā)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以進行混合能源共用,可以使按鍵變亮,散熱效果好,穩(wěn)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電子產品用節(jié)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電子產品用節(jié)能裝置的太陽能機構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種電子產品用節(jié)能裝置的按鍵背光機構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一種電子產品用節(jié)能裝置的散熱機構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一種電子產品用節(jié)能裝置的單片機的工作原理框圖;
圖中:1-太陽能機構、2-主體、3-按鍵背光機構、4-散熱機構、11-原電池、12-蓄電池一、13-電能切換裝置、14-充電電路板、15-支撐柱、16-太陽能電路板、31-背光鏡、32-按鍵、33-發(fā)光板、34-壓縮彈片、35-蓄電池二、36-動能轉換裝置、41-繼電器、42-印制電路板、43-單片機、44-模/數轉換器、45-熱能轉換裝置、46-吸熱板、47-溫度傳感器、48-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請參閱圖1-圖5,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電子產品用節(jié)能裝置,包括太陽能機構1、主體2、按鍵背光機構3以及散熱機構4,太陽能機構1安裝在主體2上端,按鍵背光機構3和散熱機構4都裝配在主體2內部,按鍵背光機構3設置在散熱機構4前側。
太陽能機構1由原電池11、蓄電池一12、電能切換裝置13、充電電路板14、支撐柱15以及太陽能光伏板16組成,原電池11上端連接蓄電池一12以及電能切換裝置13,蓄電池一12安裝在電能切換裝置13左端,充電電路板14設置在蓄電池一12上端,電能切換裝置13上端連接充電電路板14,電能電路板14上端固定兩個以上支撐柱15,兩個以上支撐柱15上端安裝太陽能光伏板16,原電池11、蓄電池一12、電能切換裝置13以及充電電路板14都安裝在主體2內部,兩個以上支撐柱15從主體2內部延伸出,電能切換裝置13通過電線分別與原電池11、蓄電池一12以及主體2相連接,蓄電池一12通過電線與充電電路板14相連接,充電電路板14通過電線與太陽能光伏板16相連接。
按鍵背光機構3由背光鏡31、按鍵32、發(fā)光板33、壓縮彈片34、蓄電池二35以及動能轉換裝置36組成,背光鏡31設有兩個,兩個背光鏡31對稱安裝在發(fā)光板33左右兩端,發(fā)光板33前端安裝兩個以上按鍵32,發(fā)光板33后端裝配壓縮彈片34,延伸彈片34后端設置動能轉換裝置36,動能轉換裝置36上端安裝蓄電池二35,背光鏡31、發(fā)光板33、壓縮彈片34、蓄電池二35以及動能轉換裝置36都安裝在主體2內部,發(fā)光板33通過壓縮彈片34與蓄電池二35相連接,動能裝換裝置36通過電線與蓄電池二35相連接。
散熱機構4由繼電器41、印制電路板42、單片機43、模/數轉換器44、熱能轉換裝置45、吸熱板46、溫度傳感器47以及風扇48組成,印制電路板42上焊接有單片機43和模/數轉換器44,繼電器41裝配在印制電路板42下端,單片機43安裝在模/數轉換器44左側,熱能轉換裝置45安裝在單片機43上端,熱能轉換裝置45左端連接吸熱板46,溫度傳感器47下端安裝熱能轉換裝置45以及吸熱板46,風扇48下端安裝熱能轉換裝置45以及吸熱板46,風扇48安裝在溫度傳感器47后側,繼電器41、印制電路板42、熱能轉換裝置45、吸熱板46以及溫度傳感器47都安裝在蓄電池二35以及動能轉換裝置36后側,單片機43通過電線分別與繼電器43、模/數轉換器44以及蓄電池二35相連接,繼電器41與風扇48通過電線相連接,模/數轉換器44與溫度傳感器47通過電線相連接,熱能轉換裝置45通過電線與蓄電池二35相連接。
太陽能機構1和散熱機構4上端都裝配有線路檢測裝置且線路檢測裝置上連接有報警器,主體2上安裝有保護套,主體2內連接有信號放大器,主體2下端安裝有支撐架,主體2左端連接有收容箱,兩個以上按鍵32上端安裝有透明橡膠帽,溫度傳感器47的輸出端與模/數轉換器44的輸入端連接,模/數轉換器44的輸出端與單片機43的輸入端連接,單片機43的輸出端與繼電器41的輸入端連接,繼電器41的輸出端與風扇48的輸入端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當使用人員使用本發(fā)明時,需要先對本發(fā)明進行檢查,觀察是否工作正常,如果不正常請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如果正常,請繼續(xù)使用,當使用人員啟動主體2時,原電池11工作為主體2提供電量,同時太陽能光伏板16工作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然后太陽能光伏板16將電能輸送給充電電路板14,然后充電電路板14將電能輸送給蓄電池一12,電能在蓄電池一12中進行儲存,當原電池11電量不足時,使用人員通過啟動電能切換裝置13,電能切換裝置13切斷原電池11供電,轉而使蓄電池一12為主體2進行供電,該設計實現了傳統(tǒng)電力與新能源之間的混合使用,降低了傳統(tǒng)電力的損耗,提高了新能源的使用效率。
在陰暗的環(huán)境下,使用人員按下按鍵32,按鍵32帶動發(fā)光板33向后移動,發(fā)光板33帶動壓縮彈片34向后移動,壓縮彈片34因壓力作用閉合,發(fā)光板33與蓄電池二35接通,發(fā)光板33通電發(fā)亮,發(fā)光板33發(fā)散出來的亮光通過背光鏡31照射在按鍵32上,按鍵32變得明亮,同時壓縮彈片34因壓縮作用產生動能,壓縮彈片34所產生的動能通過動能轉換裝置36轉換為電能,最后電能通過電線輸送到蓄電池二內,該設計實現了對按鍵32提供背光照明,使使用人員在陰暗的情況下不影響辦公進度,同時減少傳統(tǒng)電力的損耗,提高了電能的循環(huán)利用的效率。
當主體2長時間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該熱量如果無法進行有效散熱,會導致主體因過熱而引發(fā)火災的可能,這時使用人員啟動吸熱板46,吸熱板46將主體2散發(fā)出來的熱量進行吸收,然后吸熱板46將吸收的熱量通過熱能轉換裝置45轉換為電能,最后熱能轉換裝置45將電能通過電線輸送給蓄電池二35并進行儲存,然后使用人員對單片機43進行設定臨界溫度值,同時使用人員啟動溫度傳感器47,溫度傳感器47工作對主體2內的溫度進行測溫,然后溫度傳感器47將測量出的溫度輸送給模/數轉換器44,模/數轉換器44對輸送來的溫度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后模/數轉換器44將數字化處理過的溫度輸送給單片機43,單片機43將數字化處理過的溫度與設定溫度臨界值進行對比,當數字化處理的溫度大于單片機43上設定的臨界溫度時,單片機43發(fā)出指令,繼電器41接通,繼電器41通過控制蓄電池二35流經風扇48電流的通斷,從而控制風扇48工作,風扇48與蓄電池二35接通,風扇48運轉對主體2進行散熱處理,當數字化處理的溫度小于單片機43上設定的臨界溫度值時,單片機43發(fā)出指令,繼電器41斷開,繼電器41通過控制蓄電池二35流經風扇48電流的通斷,從而控制風扇48工作,風扇48與蓄電池二35斷開,風扇48停止工作,該設計實現了散熱裝置4對電能的循環(huán)使用,風扇48的工作與斷開,達到了智能控制并節(jié)約能源的目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