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子開關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兩線制電子開關及具有該兩線制電子開關的消防照明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國家建筑消防部門關于高層建筑樓道所使用的照明控制電子開關必須有一個強制接通控制端的規(guī)定,必須能把所有電子開關的控制端并連在一起,由一個總消防開關連接到消防備用電源上集中控制使用。該強制接通控制端能接消防備用電源,是專用的消防端。
當現場發(fā)生火災及其它異常情況時,需要集中點亮被電子開關控制的負載燈時,總消防開關接通備用電源后,該棟樓道的所有照明燈均會被同一時間強制點亮,以方便人員疏散或做其它用處。例如因火災或其它異常情況發(fā)生后,市電停電或因考慮到現場的安全問題故意切斷市電,備用電源只提供給樓道的消防照明燈用,以方便人員疏散。
在行業(yè)實際使用中把這個強制接通控制端也即專用的消防端作為集中控制端使用,當需要把帶集中控制端的電子開關負載燈全部點亮時,可以把所有集中控制端都連接在一起,用一個開關集中控制使被電子開關控制的負載燈全部點亮,以達到集中控制的目的。
然而,在行業(yè)實際使用中這個強制接通控制端只能作為集中控制端使用,不能滿足我國建筑部門關于高層建筑樓道所使用的照明控制電子開關必須有一個強制接通控制端的規(guī)定。為此,目前市場上采用三線制電子開關或者采用帶有整流濾波單元和單向可控硅控制單元方式的電子開關來實現控制。
但是,三線制電子開關雖可實現和滿足國家建筑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但有諸多弊端,例如繼電器在切換到消防照明瞬間,由于負載電流過大而容易損壞繼電器觸點;另外,三線制電子開關需要多布一條零線才能實現,這種實現方式不但給布線帶來諸多困難,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而有整流濾波單元和單向可控硅控制單元方式的電子開關雖可部分實現消防控制,但無法在電子開關中實現大功率以及穩(wěn)定性差和成本偏高等問題,所以也不能完全滿足我國建筑部門相關規(guī)定。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的強制接通控制端只能作為集中控制端使用,不能滿足我國建筑部門關于高層建筑樓道所使用的照明控制電子開關必須有一個強制接通控制端的規(guī)定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兩線制電子開關及消防照明控制電路。
本發(fā)明的一技術方案是:一種兩線制電子開關,該兩線制電子開關包括:用于連接市電火線的火線端、負載輸出端、用于連接消防備用電源的消防端、第一雙向可控電路、第二雙向可控電路、觸發(fā)電路、隔離電路及導通反饋端;所述火線端與所述第一雙向可控電路的第一端連接;所述負載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雙向可控電路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雙向可控電路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消防端與所述第二雙向可控電路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一雙向可控電路的觸發(fā)端用于連接主回路的觸發(fā)電路,以在所述火線端及所述負載輸出端接入市電后,所述第一雙向可控電路被信號觸發(fā)導通;所述觸發(fā)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雙向可控電路的觸發(fā)端連接;所述隔離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觸發(fā)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導通反饋端與所述隔離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導通反饋端用于連接主回路的控制端,以接收主回路的亮燈反饋信號,該亮燈反饋信號經過所述隔離電路及所述觸發(fā)電路后控制所述第二雙向可控電路截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雙向可控電路為雙向可控硅或者相互并接的兩個單向可控硅,所述第二雙向可控電路為雙向可控硅或者相互并接的兩個單向可控硅。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隔離電路包括隔離模塊和驅動模塊,所述隔離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觸發(fā)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隔離模塊的輸入端與所述驅動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驅動模塊的輸入端與所述導通反饋端連接;所述驅動模塊用于將接收的主回路的亮燈反饋信號反饋至所述隔離模塊,所述隔離模塊隔離用于根據主回路的亮燈反饋信號使所述觸發(fā)模塊截止,進而使所述第二雙向可控電路截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發(fā)電路包括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整流全橋D1、接地端GND1及單向可控硅SCR1;其中,接地端GND1用于接地;電阻R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雙向可控電路的觸發(fā)端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通過電阻R2與所述負載輸出端連接;整流全橋D1的第一端連接在電阻R1和電阻R2之間,整流全橋D1的第二端與單向可控硅SCR1的陽極連接并通過電阻R4與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連接,整流全橋D1的第三端通過電阻R3與所述消防端連接;整流全橋D1的第四端與接地端GND1連接;單向可控硅SCR1的陰極與接地端GND1連接,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通過電阻R5與接地端GND1連接并與所述隔離模塊的輸出端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隔離模塊包括光電耦合器U2,所述驅動模塊包括三極管Q1、電阻R6、電阻R7、接地端GND2及電源VCC1;其中,接地端GND2用于使主回路的直流電源接地,且接地端GND1與接地端GND2隔離;
光電耦合器U2的第一引腳通過電阻R6連接電源VCC1,光電耦合器U2的第二引腳連接三極管Q1的集電極,光電耦合器U2的第三引腳與接地端GND1連接,光電耦合器U2的第四引腳與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連接;三極管Q1的基極通過電阻R7與所述導通反饋端連接,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與接地端GND2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發(fā)電路包括電阻R11、電阻R12、電阻R13、電阻R14、電阻R15、電阻R16、整流全橋D11、三極管Q11、接地端GND11及單向可控硅SCR11;其中,接地端GND11用于接地;電阻R1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雙向可控電路的觸發(fā)端連接,電阻R11的另一端通過電阻R12與所述負載輸出端連接;整流全橋D11的第一端連接在電阻R11和電阻R12之間,整流全橋D11的第二端與單向可控硅SCR11的陽極連接,整流全橋D11的第三端通過電阻R13與所述消防端連接;整流全橋D11的第四端與接地端GND11連接;單向可控硅SCR11的陰極與接地端GND11連接,單向可控硅SCR11的控制極通過電阻R16與接地端GND11連接;三極管Q11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14與單向可控硅SCR11的陽極連接并通過電阻R15與三極管Q11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11的發(fā)射極與單向可控硅SCR11的控制極連接;三極管Q11的基極與所述隔離模塊的輸出端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隔離模塊包括光電耦合器U12,所述驅動模塊包括三極管Q12、電阻R17、電阻R18、接地端GND12以及電源VCC2;其中,接地端GND12用于接地,且接地端GND11與接地端GND12隔離;光電耦合器U12的第一引腳通過電阻R17連接電源VCC2,光電耦合器U12的第二引腳連接三極管Q12的集電極,光電耦合器U12的第三引腳與接地端GND11連接,光電耦合器U12的第四引腳與三極管Q11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12的基極通過電阻R18與所述導通反饋端連接,三極管Q12的發(fā)射極與接地端GND12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兩線制電子開關還包括:保護電路,所述火線端通過所述保護電路與所述第一雙向可控電路的第一端連接。
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消防照明控制電路,該消防照明控制電路包括負載照明電路以及如上所述的兩線制電子開關,其中,所述負載輸出端通過所述負載照明電路接入市電零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負載照明電路包括應急燈。
上述兩線制電子開關及消防照明控制電路,當火線端和負載輸出端接負載再與市電連接后,主回路的負載在有觸發(fā)信號后觸發(fā)工作,第一雙向可控電路被正常觸發(fā)導通,同時主回路向導通反饋端輸出亮燈反饋信號即主回路的控制模塊給消防回路一個亮燈反饋信號,亮燈反饋信號經過隔離電路的隔離后,到消防回路的觸發(fā)電路,控制第二雙向可控電路截止;當主回路斷電后,負載輸出端及消防端接入消防備用電源,消防備用電源使觸發(fā)電路工作并觸發(fā)第二雙向可控電路導通,此時負載照明可正常工作,可實現消防照明功能。該兩線制電子開關及消防照明控制電路,滿足了國家建筑消防部門關于高層建筑樓道所使用的照明控制電子開關必須有一個強制接通控制端的規(guī)定。如此當需要實現集中控制時,可以把高層建筑樓道內的所有的消防端集中連接在一起,用一個開關集中控制使被該兩線制電子開關控制的負載燈全部點亮,以達到集中控制的目的,從而滿足了在行業(yè)實際使用中把消防端作為集中控制端使用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個實施例中兩線制電子開關的原理框圖;
圖2為另一個實施例中兩線制電子開關的原理框圖;
圖3為一個實施例中兩線制電子開關的電路原理示意圖;
圖4為另一個實施例中兩線制電子開關的電路原理示意圖;
圖5為一個實施例中消防照明控制電路的原理框圖;
圖6為一個實施例中兩線制電子開關作為消防控制使用時的接線示意圖;
圖7為一個實施例中兩線制電子開關作為集中控制使用時的接線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fā)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發(fā)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請參閱圖1,其為一個實施例中兩線制電子開關10的原理框圖,也即兩線制電子開關10的原理示意圖。兩線制電子開關10包括火線端L、負載輸出端A、消防端C、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觸發(fā)電路T1、隔離電路W1及導通反饋端S,導通反饋端S也即主回路亮燈反饋信號接收端,用于接收主回路的亮燈反饋信號。
火線端L用于連接市電火線,負載輸出端A用于連接負載,且負載輸出端A連接負載后接入市電零線端N,消防端C用于連接消防備用電源相線。其中,火線端L與負載輸出端A接入市電時(經過負載后接入市電),與火線端L及負載輸出端A連接的主回路工作。消防端C與負載輸出端A接入消防備用電源時,與消防端C及負載輸出端A連接的消防回路工作。
火線端L與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的第一端連接。負載輸出端A分別與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的第二端及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的第一端連接。消防端C與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的第二端連接。
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的觸發(fā)端用于連接主回路的觸發(fā)電路,以在火線端L及負載輸出端A接入市電后,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被信號觸發(fā)導通,即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在有觸發(fā)信號時被觸發(fā)導通。例如,該觸發(fā)信號是指光敏信號、聲控信號、紅外感應信號等由主回路觸發(fā)的信號。觸發(fā)電路T1的輸出端與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的觸發(fā)端連接。隔離電路W1的輸出端與觸發(fā)電路T1的輸入端連接。
導通反饋端S與隔離電路W1的輸入端連接,導通反饋端S用于連接主回路的控制端,即導通反饋端S用于連接主回路的部分,以接收主回路的亮燈反饋信號,該亮燈反饋信號經過隔離電路W1及觸發(fā)電路T1后控制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截止,避免主回路電壓串擾,影響其它產品的正常工作。
上述兩線制電子開關10,當火線端L和負載輸出端A接負載再與市電連接后,與火線端L及負載輸出端A連接的主回路工作,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有觸發(fā)信號時被正常觸發(fā)導通,主回路的負載工作,同時主回路向的控制部分給導通反饋端一個主回路亮燈反饋信號,亮燈反饋信號經過隔離電路W1的隔離后,由觸發(fā)電路T1控制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截止;當主回路斷電后,負載輸出端A及消防端C接入消防備用電源,與消防端C及負載輸出端A連接的消防回路工作,消防備用電源使觸發(fā)電路T1工作并觸發(fā)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導通,此時負載照明可正常工作,可實現消防照明功能。如此通過在主回路中向消防回路一個亮燈反饋信號控制消防回路的工作,更好地實現消防應急照明功能。
該兩線制電子開關及消防照明控制電路,滿足了國家建筑消防部門關于高層建筑樓道所使用的照明控制電子開關必須有一個強制接通控制端的規(guī)定。如此當需要實現集中控制時,可以把高層建筑樓道內的所有的消防端C集中連接在一起,用一個開關集中控制使被該兩線制電子開關控制的負載燈全部點亮,以達到集中控制的目的,從而滿足了在行業(yè)實際使用中把消防端C作為集中控制端使用的需求。
一實施例中,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為雙向可控硅或者相互并接的兩個單向可控硅,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為雙向可控硅或者相互并接的兩個單向可控硅。本實施例中,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為雙向可控硅,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為雙向可控硅??梢岳斫猓攩蜗蚩煽毓璧墓β屎陀|發(fā)參數滿足電路的需求時,相互并接的兩個單向可控硅也可以實現雙向可控的要求。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和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也可以有其他的電路結構,具體的可根據電路的需求進行選裝。
當主回路接220VAC市電時,在主回路的可控硅V1被正常觸發(fā)導通后220VAC電壓會串到消防回路中,使消防回路中的可控硅V2觸發(fā)導通;再經C端形成回路串到其它產品的消防端上,會影響其它產品的正常工作。為了避免主回路工作的同時影響到消防回路和同一線路上的其它產品的正常工作,在主回路的可控硅V1被正常觸發(fā)導通的同時給一個主回路亮燈反饋信號給消防回路,經隔離電路隔離后使消防回路中的可控硅V2截止。例如,由單片機在給主回路V1觸發(fā)信號的同時,也給消防回路一個控制信號,使消防回路的V2截止或者在主回路V1導通的同時,在主回路的觸發(fā)信號處取一個信號到V2的觸發(fā)電路處,使V2截止。本實施例中,經隔離電路隔離是指主回路和消防回路的兩個接地之間相互隔離,即彼此不相連接。當主回路斷電后,消防回路接消防備用電源時,備用電源電壓會經消防回路中的觸發(fā)電路觸發(fā)V2可控硅導通;消防回路中的V2可控硅導通后,負載燈可正常工作,可實現消防照明功能。
如圖2所述,一實施例中,隔離電路W1包括隔離模塊310和驅動模塊320,隔離模塊310的輸出端與觸發(fā)模塊220的輸入端連接,隔離模塊310的輸入端與驅動模塊320的輸出端連接,驅動模塊320的輸入端與導通反饋端S連接;驅動模塊320用于將接收的主回路的亮燈反饋信號并反饋至隔離模塊310以驅動隔離模塊310。隔離模塊310隔離用于根據主回路的亮燈反饋信號使觸發(fā)模塊220截止,進而使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截止,從而達到主回路與消防回路的電氣隔離與關閉電壓串擾作用。
為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兩線制電子開關,結合圖1、圖2和圖3,一實施例中,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為雙向可控硅,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2為雙向可控硅,觸發(fā)電路包括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整流全橋D1、接地端GND1及單向可控硅SCR1;其中,接地端GND1用于接地;電阻R1的一端與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的觸發(fā)端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通過電阻R2與負載輸出端A連接;整流全橋D1的第一端連接在電阻R1和電阻R2之間,整流全橋D1的第二端與單向可控硅SCR1的陽極連接并通過電阻R4與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連接,整流全橋D1的第三端通過電阻R3與消防端C連接;整流全橋D1的第四端與接地端GND1連接;單向可控硅SCR1的陰極與接地端GND1連接,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通過電阻R5與接地端GND1連接并與隔離模塊310的輸出端連接。
進一步的,結合圖1、圖2和圖3,隔離模塊310包括光電耦合器U2,驅動模塊320包括三極管Q1、電阻R6、電阻R7、接地端GND2及電源VCC1;其中,接地端GND2用于使主回路的直流電源接地,且接地端GND1與接地端GND2隔離;光電耦合器U2的第一引腳通過電阻R6連接電源VCC1,其中,電源VCC1接主回路電源VCC端,光電耦合器U2的第二引腳連接三極管Q1的集電極,光電耦合器U2的第三引腳與接地端GND1連接,光電耦合器U2的第四引腳與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連接;三極管Q1的基極通過電阻R7與導通反饋端S(也即圖中的Part1)連接,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與接地端GND2連接。
如圖3所示,當主回路接220VAC市電時,在V1正常工作導通后220VAC電壓會經過R2、R1、U1、R4、R5使SCR觸發(fā)導通,再經R3、C端形成回路串到其它產品的消防端上影響其它產品的負載工作。為了避免主回路工作的同時影響到消防端和同一線路上的其它產品的正常工作,在V1正常導通的同時由單片機或V1的觸發(fā)回路中給R7一個反饋控制信號,使Q1導通,U2工作,使SCR、V2都截止。當主回路斷電后,消防回路接消防備用電源時,備用電源電壓會經過R2、R1、R3到U1整流,再經R4、R5、使SCR觸發(fā)導通,再經R3、C端形成回路使V2的觸發(fā)極電位拉低使V2導通;V2導通后的消防通道形成回路,負載燈可正常工作。
為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兩線制電子開關,結合圖1、圖2和圖4,一實施例中,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1為雙向可控硅,第二雙向可控電路V12為雙向可控硅,觸發(fā)電路包括電阻R11、電阻R12、電阻R13、電阻R14、電阻R15、電阻R16、整流全橋D11、三極管Q11、接地端GND11及單向可控硅SCR11;其中,接地端GND11用于接地。電阻R11的一端與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1的觸發(fā)端連接,電阻R11的另一端通過電阻R12與負載輸出端A連接;整流全橋D11的第一端連接在電阻R11和電阻R12之間,整流全橋D11的第二端與單向可控硅SCR11的陽極連接,整流全橋D11的第三端通過電阻R13與消防端C連接;整流全橋D11的第四端與接地端GND11連接;單向可控硅SCR11的陰極與接地端GND11連接,單向可控硅SCR11的控制極通過電阻R16與接地端GND11連接;三極管Q11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14與單向可控硅SCR11的陽極連接并通過電阻R15與三極管Q11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11的發(fā)射極與單向可控硅SCR11的控制極連接;三極管Q11的基極與隔離模塊310的輸出端連接。
進一步的,結合圖1、圖2和圖4,隔離模塊310包括光電耦合器U12,驅動模塊320包括三極管Q12、電阻R17、電阻R18、接地端GND12以及電源VCC2;其中,接地端GND12用于接地,且接地端GND11與接地端GND12隔離;光電耦合器U12的第一引腳通過電阻R17連接電源VCC2,電源VCC2接主回路電源VCC端,光電耦合器U12的第二引腳連接三極管Q12的集電極,光電耦合器U12的第三引腳與接地端GND11連接,光電耦合器U12的第四引腳與三極管Q11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12的基極通過電阻R18與導通反饋端S(也即圖中的Part2)連接,三極管Q12的發(fā)射極與接地端GND12連接。
如圖4所示,當主回路接220VAC市電時,在V1正常工作導通后220VAC電壓會經過R2、R1、D1、R4、R5、R6使Q1導通,并觸發(fā)SCR導通,再經R3、C端形成回路串到其它產品的消防端上影響其它產品的負載工作。為了避免主回路工作的同時影響到消防端和同一線路上的其它產品的正常工作,在V1正常導通的同時由單片機或V1的觸發(fā)回路中給R8一個反饋控制信號,使Q2導通,U2工作,使Q1、SCR、V2都截止。當主回路斷電后,消防回路接消防備用電源時,備用電源電壓會經過R2、R1、R3到D1整流,再經R4、R5、R6使Q1導通,并觸發(fā)SCR導通,再經R3、C端形成回路使V2的觸發(fā)極電位拉低使V2導通;V2導通后的消防通道形成回路,負載燈可正常工作。
如圖3和圖4所示,優(yōu)選實施例中,兩線制電子開關還包括:保護電路,火線端L通過保護電路與第一雙向可控電路V1的第一端連接。例如,如圖3所示,保護電路包括熔斷器F1和電阻R8,熔斷器F1與電阻R8串接在火線端L和V1之間。又如,如圖4所示,保護電路包括熔斷器F2和電阻R19,熔斷器F2與電阻R19串接在火線端L和V1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結合圖3、圖4和圖5所示,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消防照明控制電路20,該消防照明控制電路20包括負載照明電路M以及上述的兩線制電子開關,其中,負載輸出端A通過負載照明電路M接入市電零線。例如,負載照明電路包括應急燈,即應急燈接在負載輸出端A和市電零線N之間,應急燈采用市場上技術成熟的產品即可。
為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兩線制電子開關及消防照明控制電路,如圖6所示,兩線制電子開關作為消防控制使用時的接線可參閱圖6。應用時,本發(fā)明的兩線制電子開關可制成墻壁開關,批量應用在樓道中,例如產品1、產品2、產品3等(產品1、產品2、產品3是指本發(fā)明的兩線制電子開關),對應的,為實現消防功能,產品1、產品2、產品3等對應接有負載照明電路M1、負載照明電路M2、負載照明電路M3、負載照明電路4等。為實現集中控制功能,應用轉換開關K1,當轉換開關K1與市電接通時,主回路L端接220VAC市電,兩線制電子開關只實現電子開關的基本功能(電子開關的負載在聲音、感應、輕觸等信號控制下才能觸發(fā)點亮后延時,延時后再熄滅的循環(huán)過程),同時消防集中控制功能被斷電為不工作狀態(tài)。當轉換開關K1與消防備用電源接通,消防端C接消防備用電源,同時主回路L端斷電,主回路不工作;電子開關只實現消防集中照明功能。
為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兩線制電子開關及消防照明控制電路,如圖7所示,兩線制電子開關作為集中控制使用時的接線可參閱圖7。應用時,本發(fā)明的兩線制電子開關可制成墻壁開關,批量應用在樓道中,例如產品1、產品2、產品3等(產品1、產品2、產品3是指本發(fā)明的兩線制電子開關),對應的,為實現消防功能,產品1、產品2、產品3等對應接有負載照明電路M1、負載照明電路M2、負載照明電路M3、負載照明電路4等,其中,開關K2是作為普通集中控制用的雙控開關。可用雙控開關K2接市電在主回路端L1和消防端C之間進行切換。當雙控開關K2與C端接通時,可實現強制集中控制功能(不管兩線制電子開關的負載是處于亮或滅的狀態(tài),都會被強制點亮。);當轉換開關與L1端接通時,兩線制電子開關只實現電子開關的基本功能(電子開關的負載在聲音、感應、輕觸等信號控制下才能觸發(fā)點亮后延時,延時后再熄滅的循環(huán)過程),同時集中功能被斷電為不工作狀態(tài)。
可知,當作為集中控制使用時如圖7,可用雙控開關K接市電在主回路端L1和消防端C之間進行切換。當雙控開關K與C端接通時,可實現強制集中控制功能(不管兩線制電子開關的負載是處于亮或滅的狀態(tài),都會被強制點亮。);當轉換開關與L1端接通時,兩線制電子開關只實現電子開關的基本功能(電子開關的負載在聲音、感應、輕觸等信號控制下才能觸發(fā)點亮后延時,延時后再熄滅的循環(huán)過程),同時集中功能被斷電為不工作狀態(tài)。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滿足了我國建筑部門關于高層建筑樓道所使用的照明控制電子開關必須有一個強制接通控制端的規(guī)定(這個強制接通控制端能接消防備用電源,就是專用的消防端),必須能把所有電子開關的控制端并連在一起,由一個總消防開關連接到消防備用電源上集中控制使用。當現場發(fā)生火災及其它異常情況時,需要集中點亮被電子開關控制的負載燈時,總消防開關接通備用電源后(因火災或其它異常情況發(fā)生后,市電停電或因考慮到現場的安全問題故意切斷市電。備用電源只提供給樓道的消防照明燈用,以方便人員疏散。),該棟樓道的所有照明燈均會被同一時間強制點亮;以方便人員疏散或做其它用處。以及滿足在行業(yè)實際使用中把這個強制接通控制端(專用的消防端)作為集中控制端使用;當需要把帶集中控制端的電子開關負載燈全部點亮時,可以把所有集中控制端都連接在一起,用一個開關集中控制使被電子開關控制的負載燈全部點亮,以達到集中控制的目的。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