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體組件和檢測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殼體組件和檢測器。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很多卡扣式結構中都是塑料對塑料的拼接,由于塑料自身的形變,兩個塑料件之間可以相互產(chǎn)生形變,以產(chǎn)生摩擦力達到緊密配合的效果;但是對于塑料件與金屬件的拼接配合,由于金屬件自身不會產(chǎn)生形變,而單靠塑料件單方面形變雖然也能達到卡扣功能,但是卡緊效果卻難以控制,實際效果往往要不偏緊,要不偏松,很難控制,為了實現(xiàn)塑料件與金屬件之間良好的卡緊效果,現(xiàn)有技術中一般需要通過螺釘對二者進行固定,導致拆裝過程均需要借助工具才能進行,不僅加大了調(diào)試人員的工作量,還導致拆裝效率偏低。
[0003]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通過塑料件與金屬件的配合進行卡緊的卡扣件的拆裝效率比較低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殼體組件和檢測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通過塑料件與金屬件的配合進行卡緊的卡扣件的拆裝效率比較低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殼體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端面上具有凸起;以及上殼,所述上殼為柱形,并具有與所述凸起卡接的彈性卡扣。
[0006]可選地,所述彈性卡扣為彈性卡條,所述彈性卡條的兩端固定在所述上殼的側面上,所述彈性卡條的中部與所述上殼的側面之間具有通孔。
[0007]可選地,所述彈性卡條朝向目標運動方向的一端為第一凸起尖端,其中,所述目標運動方向為所述上殼相對所述底板運動使所述凸起與所述彈性卡條卡接的方向。
[0008]可選地,所述上殼包括止擋件,所述止擋件固定在所述上殼的側面上。
[0009]可選地,所述止擋件為具有第一側臂和與所述第一側臂連接的第二側臂的L形止擋件。
[0010]可選地,所述第二側臂的延伸方向與所述上殼的軸向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側臂遠離所述第一側臂的一端為第二凸起尖端。
[0011]可選地,所述殼體組件還包括:加強筋,固定在所述上殼上,并與所述止擋件固定連接。
[0012]可選地,所述加強筋為三角塊形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包括: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一加強筋的一個側面與所述上殼連接,所述第一加強筋的另一個側面與所述第一側臂連接;和/或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的一個側面與所述上殼連接,所述第二加強筋的另一個側面與所述第二側臂連接。
[0013]可選地,所述第一加強筋設置在所述第一側臂背向目標運動方向的側面上,所述第二加強筋設置在所述第二側臂背向所述底板的側面上,其中,所述第二側臂的延伸方向與所述上殼的軸向方向垂直,所述目標運動方向為所述上殼相對所述底板運動使所述凸起與所述彈性卡條卡接的方向。
[0014]可選地,所述上殼包括止擋件,所述止擋件包括:第一側臂,固定在所述上殼的側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側臂的延伸方向與所述上殼的軸向方向平行;以及第二側臂,固定在所述上殼的側面上,并與所述第一側臂連接使所述止擋件呈L形止擋件,其中,所述彈性卡條背向目標運動方向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側臂遠離所述第二側臂的一端連接,并且所述彈性卡條與所述第二側臂平行,所述目標運動方向為所述上殼相對所述底板運動使所述凸起與所述彈性卡條卡接的方向。
[0015]可選地,所述凸起為弧形凸起,所述彈性卡扣朝向所述弧形凸起的側面上設置有凹陷槽,所述弧形凸起朝向所述彈性卡扣的側面上具有與所述凹陷槽相配合的凸起齒,所述彈性卡扣通過所述凹陷槽和所述凸起齒嚙合與所述弧形凸起卡接。
[001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檢測器,包括上述內(nèi)容中任一項所述的殼體組件。
[0017]本實用新型的殼體組件采用在底板上設置弧形凸起,在上殼上設置與弧形凸起卡接的彈性卡扣,此種結構的殼體組件,在進行金屬材質(zhì)的底板和塑料材質(zhì)的上殼安裝過程中,可以利用彈性卡扣的彈性形變作用,使弧形凸起和彈性卡扣相互運動到匹配安裝的位置點,之后彈性卡扣恢復形變使得弧形凸起和彈性卡扣相互卡緊。拆卸過程中,同樣利用彈性卡扣的彈性形變作用,使弧形凸起和彈性卡扣相互運動到相互松開的位置點,二者彼此脫離。此種結構的殼體組件拆裝過程無需借助專用的工具進行繁瑣操作,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通過塑料件與金屬件的配合進行卡緊的卡扣件的拆裝效率比較低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提高拆裝效率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8]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9]圖1是根據(jù)本實施例可選的殼體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根據(jù)本實施例可選的殼體組件的彈性卡扣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根據(jù)本實施例可選的殼體組件的凸起與彈性卡扣的配合連接示意圖;以及
[0022]圖4是根據(jù)本實施例可選的殼體組件的凸起與彈性卡扣的另一角度的配合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4]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5]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殼體組件。
[0026]圖1是根據(jù)本實施例可選的殼體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7]圖2是根據(jù)本實施例可選的殼體組件的彈性卡扣21的結構示意圖。
[0028]如圖1和圖2所示,該殼體組件包括:底板I和上殼2,底板I的端面上具有凸起11 ;上殼2為柱形,如圖2所示,上殼2上具有與凸起11卡接的彈性卡扣21。
[0029]根據(jù)本實施例,采用具有以下結構的殼體組件:底板I和上殼2,底板I具有凸起11 ;上殼2具有與凸起11相卡接的彈性卡扣21,上殼2通過彈性卡扣21與凸起11鎖緊連接。通過在上殼2上設置與凸起11相卡接的彈性卡扣21,在進行金屬材質(zhì)的底板I和塑料材質(zhì)的上殼2安裝過程中,可以利用彈性卡扣21的彈性形變作用使底板I和上殼2相互運動到匹配安裝的位置點,之后彈性卡扣21恢復形變使彈性卡扣21和凸起11相互卡緊。拆卸過程中,則利用彈性卡扣21的彈性形變作用使底板I和上殼2相互運動到相互松開的位置點,二者彼此脫離。此種結構的殼體組件拆裝過程無需借助專用的工具進行繁瑣操作,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通過塑料件與金屬件的配合進行卡緊的卡扣件的拆裝效率比較低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提高拆裝效率的效果。
[0030]具體實施時,彈性卡扣21可以為彈性卡條,彈性卡條的兩端固定在上殼2的內(nèi)側側面上,彈性卡條的中部與上殼的側面之間具有通孔2102,該通孔2102使彈性卡條上方受到外力擠壓時能夠發(fā)生彈性形變。為了使彈性卡條在與凸起11在相互擠壓運動過程中彈性卡條能夠輕松地按照目標運動方向到達預定的鎖緊位置,可選地,在彈性卡條朝向目標運動方向的一端具有第一凸起尖端2104,其中,目標運動方向為上殼相對底板運動使凸起與彈性卡條卡接的方向。該第一凸起尖端2104能夠在運動過程中遇到凸起11時,減小凸起11對彈性卡條的阻力,從而使鎖緊過程更加輕松。
[0031]可選地,為了防止彈性卡扣21與凸起11相互運動過程中,兩者越過預定的鎖緊位置,因此,上殼2上還設置有止擋件22,止擋件22固定在上殼2的側面上,可選地,止擋件22可以與彈性卡扣21連接在一起,也可以單獨設置在上殼2側面上的其它位置,出于結構的緊促性,優(yōu)選地,本實施例的止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