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聲轉換裝置中的線圈,特別涉及能夠防止電樞位置偏移的線圈以及使用該線圈的馬達組件和使用該馬達組件的電聲轉換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電聲轉換裝置自高處跌落時,由于電樞的一端為自由端,在強烈的撞擊下,會使得電樞發(fā)生偏移,被磁鐵吸死,造成產(chǎn)品的失真乃至失效。為了保護電聲轉換裝置,防止跌落撞擊對其造成損壞,現(xiàn)有的做法是將跌落保護特征設計在線圈的通道中,或者兩片磁鐵之中,但是實現(xiàn)工藝都極為復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防止電樞位置偏移的線圈。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線圈,包括線圈本體和內孔,線圈本體為中空的柱狀,線圈本體的中部設有內孔,內孔為圓臺狀。電樞的自由端在線圈的內孔中往返移動時,線圈的圓臺狀的內孔孔徑較小的一端使得電樞的自由端的運動幅度不會過大,起到防止電樞位置過度偏移、產(chǎn)生機械形變或被磁鐵吸死的作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線圈本體的中心線和內孔的中心線重合。由此線圈結構比較規(guī)整,使電樞受到較為均勻的磁化作用。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馬達組件,包括磁鐵框、兩塊磁鐵、電樞以及上述線圈,電樞的一端和磁鐵框的外表面連接,電樞的另一端穿過線圈位于兩塊磁鐵之間,電樞位于兩塊磁鐵之間的端部與兩塊磁鐵不接觸,且與線圈的內孔不接觸,線圈內孔的孔徑較小的一端靠近磁鐵。由此,馬達組件在跌落時,由于線圈的孔徑較小的一端靠近磁鐵,由于該端內孔的阻擋,電樞的運動不會過大,使得電樞的自由端不會被磁鐵吸死,防止馬達組件由于電樞被磁鐵吸死而損壞。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電聲轉換裝置,包括殼體以及位于殼體內的連接桿、膜片組件以及上述馬達組件,磁鐵框和線圈均與殼體的內底部連接,膜片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膜片、膜片框和振板,膜片框的邊緣和殼體的內側壁連接,振板的一邊和膜片框重疊,振板的其余邊和膜片框的內孔之間設有空隙,振板朝向馬達組件,連接桿的一端和振板連接,連接桿的另一端和電樞位于兩塊磁體之間的端部連接。電樞的往返移動帶動膜片組件的振板的往返移動,從而實現(xiàn)電聲轉換的功能,在電聲轉換裝置跌落或受到撞擊時,由于線圈靠近磁體的一端的孔徑較小,有效阻擋電樞的移動幅度過大,起到保護電聲轉換裝置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線圈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馬達組件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電聲轉換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線圈1包括線圈本體11和內孔12,線圈本體11為中空的圓柱狀或立方體狀,在該實施例中,線圈本體11為中空的方柱狀,線圈本體11的四條棱邊均為過渡圓角結構。線圈本體11中部設有內孔12。內孔12的中心線和線圈本體11的中心線重合。內孔12為圓臺狀。電樞23的自由端在線圈1的內孔11中往返移動時,線圈1的圓臺狀的內孔12孔徑較小的一端使得電樞23的自由端的運動幅度不會過大,起到防止電樞23位置過度偏移、產(chǎn)生機械形變或被磁鐵22吸死的作用。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括磁鐵框21、兩塊磁鐵22、電樞23以及上述線圈1的馬達組件2。電樞23的一端和磁鐵框21的外表面連接,電樞23的另一端穿過線圈1位于兩塊磁鐵22之間。電樞23位于兩塊磁鐵之間的端部與兩塊磁鐵不接觸。電樞23和線圈1的內壁不接觸。線圈1孔徑較小的一端靠近磁鐵22。由此,馬達組件2在跌落時,由于線圈1的孔徑較小的一端靠近磁鐵22,由于該端內孔11的阻擋,電樞23的運動不會過大,使得電樞23的自由端不會被磁鐵22吸死,防止馬達組件2由于電樞23被磁鐵22吸死而損壞。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括殼體51以及位于殼體51內的連接桿4、膜片組件3以及上述馬達組件2的電聲轉換裝置5。磁鐵框21和線圈1均與殼體51的內底部連接。膜片組件3包括依次連接的膜片、膜片框和振板。膜片框的邊緣和殼體的內側壁連接。振板的一邊和膜片框重疊,振板的其余邊和膜片框的內孔之間設有空隙。振板3朝向馬達組件2。連接桿4的一端和振板連接,連接桿4的另一端和電樞23位于兩塊磁體22之間的端部連接。電樞23的往返移動帶動膜片組件3的振板的往返移動,從而實現(xiàn)電聲轉換的功能,在電聲轉換裝置5跌落或受到撞擊時,由于線圈1靠近磁鐵22的一端的孔徑較小,有效阻擋電樞23的移動幅度過大,起到保護電聲轉換裝置5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你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