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信息掃描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479906閱讀:329來源:國知局
      一種信息掃描儀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信息掃描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信息掃描儀。



      背景技術:

      掃描儀是一種采集信息的工具,以照片、文本頁面等作為掃描對象,將原始的線條、圖形、文字、照片、平面實物轉換成計算機可以顯示、編輯、存儲和輸出的文件,將圖形或圖像信息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傳統(tǒng)的掃描儀是固定不動的,不能根據掃描對象進行高度調整,且傳統(tǒng)的掃描儀對掃描對象沒有固定功能,掃描對象容易因為外力發(fā)生位移,影響掃描進度。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信息掃描儀,其能夠解決上述現(xiàn)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一種信息掃描儀,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前后頂面內對應設有第一滑移槽,每個所述第一滑移槽內滑移配合連接有頂部伸至所述主體頂面外的固定機構,所述第一滑移槽內的所述固定機構內部設有左右伸延設置的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上方的所述固定機構內設有第一滑移腔,所述第一滑移腔頂部相穿通設有第一中轉腔,所述第一滑移腔內滑移連接有滑移塊,所述第一滑移腔右側的所述固定機構右側面內設有固定滑移槽,所述固定滑移槽內滑移連接有推移塊,所述滑移塊頂面內固定設置有鎖位電轉機,所述鎖位電轉機頂部配合連接有伸至所述第一中轉腔內的第一錐面輪,所述第一中轉腔左側上方的所述固定機構內設有第二中轉腔,所述固定滑移槽右側上方的所述固定機構內設有第二滑移腔,所述第二中轉腔右側的所述固定機構內設有朝右側伸延設置的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右側伸延末尾與所述第二滑移腔左側上方相穿通設置,所述第二中轉腔與所述第一中轉腔之間的所述固定機構內旋動配合連接有上下伸延設置的旋動軸,所述第二滑移腔內設有鎖位滑移塊,所述鎖位滑移塊底部固定設置有穿通所述第二滑移腔內底壁且滑移配合連接的鎖位件,所述第二滑移槽內設有中轉桿,所述中轉桿左側面內設有第二螺旋孔,所述第二螺旋孔內配合連接有朝左側伸延設置的第二螺旋桿,所述中轉桿右側伸至所述第二滑移腔內且末尾設有向下伸延設置的推擠塊,所述掃描立柱右側面內設有上下伸延設置的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內設有上下伸延設置的第三螺旋桿,所述第三螺旋桿底部端與所述第三滑移槽內底壁旋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三螺旋桿頂部端與第三電轉機配合連接,所述第三電轉機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三滑移槽頂部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滑移槽內滑移配合連接有朝左側伸延設置的第一滑移塊,所述第三滑移槽內的所述第一滑移塊與所述第三螺旋桿配合連接,所述第一滑移塊左側伸延段內固定設有掃描啟動裝置,所述掃描啟動裝置底部配合連接有掃描頭,所述掃描啟動裝置左右兩側面對應設置有彈頭,所述掃描頭配合設置有保護蓋。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螺旋孔內配合連接有朝左右兩側伸延設置的第一螺旋桿,所述第一螺旋桿左側伸延末尾與所述第一滑移槽左側內壁旋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旋桿右伸延末尾與第一電轉機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電轉機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槽右側面內且固定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主體右側頂部設有主板,所述主板頂部中間設有掃描立柱,所述主板左側底部設有橡皮墊。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滑移塊與所述推移塊之間固定設置有穿通所述第一滑移腔與所述固定滑移槽之間的所述固定機構且滑移配合連接的推移桿。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滑移腔左側內壁內設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左側內壁與所述滑移塊左側端之間設有第一簧圈。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中轉腔內底部設有第二錐面輪,所述旋動軸頂部伸延段末尾與所述第二錐面輪固定連接,所述旋動軸底部伸延末尾伸至所述第一中轉腔內且固定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面輪咬合連接的第四錐面輪,所述第二中轉腔右側內壁設有與所述第二錐面輪咬合連接的第三錐面輪,所述第二螺旋桿左側伸延段穿通所述第二中轉腔與所述第二滑移槽之間的所述固定機構且旋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螺旋桿左側伸延末尾伸至所述第二中轉腔內與所述第三錐面輪固定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鎖位滑移塊頂部設有第一斜坡面,所述推擠塊底部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斜坡面滑移配合設置的第二斜坡面,所述鎖位件外側的所述鎖位滑移塊底部面內設有環(huán)嵌入槽,所述環(huán)嵌入槽內頂壁與所述第二滑移腔內底壁之間設有第二簧圈,所述鎖位件底部面設有橡皮層。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固定滑移槽內底壁與所述主體頂面處于等高,所述固定滑移槽右側上方設有導滑面。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移腔頂部相穿通設第一中轉腔,第一滑移腔內滑移連接滑移塊,第一滑移腔右側的固定機構右側面內設固定滑移槽,固定滑移槽內滑移連接推移塊,滑移塊頂面內固設鎖位電轉機,鎖位電轉機頂部配合連接伸至第一中轉腔內的第一錐面輪,第一中轉腔左側上方的固定機構內設第二中轉腔,固定滑移槽右側上方的固定機構內設第二滑移腔,第二中轉腔右側的固定機構內設朝右側伸延設置的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右側伸延末尾與第二滑移腔左側上方相穿通設置,第二中轉腔與第一中轉腔之間的固定機構內旋動配合連接上下伸延設置的旋動軸,第二滑移腔內設鎖位滑移塊,鎖位滑移塊底部固設穿通第二滑移腔內底壁且滑移配合連接的鎖位件,第二滑移槽內設中轉桿,中轉桿左側面內設第二螺旋孔,第二螺旋孔內配合連接朝左側伸延設置的第二螺旋桿,中轉桿右側伸至第二滑移腔內且末尾設向下伸延設置的推擠塊,從而實現(xiàn)橫向緊固以及上下鎖位的中轉控制連接,實現(xiàn)對不同寬度大小的信息載體進行自動穩(wěn)固鎖位驅動工作。

      2.通過滑移塊與推移塊之間固設穿通第一滑移腔與固定滑移槽之間的固定機構且滑移配合連接的推移桿,第一滑移腔左側內壁內設嵌入槽,嵌入槽左側內壁與滑移塊左側端之間設第一簧圈,從而實現(xiàn)解鎖后自動控制第一錐面輪與第四錐面輪自動完成脫離復位工作。

      3.通過鎖位滑移塊頂部設第一斜坡面,推擠塊底部設用以與第一斜坡面滑移配合設置的第二斜坡面,鎖位件外側的鎖位滑移塊底部面內設環(huán)嵌入槽,環(huán)嵌入槽內頂壁與第二滑移腔內底壁之間設第二簧圈,鎖位件底部面設橡皮層,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推擠塊與鎖位滑移塊的滑移擠壓配合,使鎖位件伸至固定滑移槽內完成自動控制鎖位工作。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能實現(xiàn)自動控制不同寬度大小的信息載體橫向鎖位,同時實現(xiàn)上下鎖位的中轉配合連接工作以及上下鎖位工作,省時省力,而且穩(wěn)定效果高,不容易產生偏差,掃描的準確性和精度高,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fā)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信息掃描儀俯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固定機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固定機構位于第一滑移槽最左側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信息載體安置位置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推移塊與信息載體抵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一種信息掃描儀橫向鎖位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的一種信息掃描儀上下鎖位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的掃描啟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9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信息掃描儀,包括主體4,所述主體4前后頂面內對應設有第一滑移槽44,每個所述第一滑移槽44內滑移配合連接有頂部伸至所述主體4頂面外的固定機構5,所述第一滑移槽44內的所述固定機構5內部設有左右伸延設置的第一螺旋孔51,所述第一螺旋孔51上方的所述固定機構5內設有第一滑移腔54,所述第一滑移腔54頂部相穿通設有第一中轉腔53,所述第一滑移腔54內滑移連接有滑移塊541,所述第一滑移腔54右側的所述固定機構5右側面內設有固定滑移槽52,所述固定滑移槽52內滑移連接有推移塊522,所述滑移塊541頂面內固定設置有鎖位電轉機542,所述鎖位電轉機542頂部配合連接有伸至所述第一中轉腔53內的第一錐面輪543,所述第一中轉腔53左側上方的所述固定機構5內設有第二中轉腔56,所述固定滑移槽52右側上方的所述固定機構5內設有第二滑移腔58,所述第二中轉腔56右側的所述固定機構5內設有朝右側伸延設置的第二滑移槽57,所述第二滑移槽57右側伸延末尾與所述第二滑移腔58左側上方相穿通設置,所述第二中轉腔56與所述第一中轉腔53之間的所述固定機構5內旋動配合連接有上下伸延設置的旋動軸5621,所述第二滑移腔58內設有鎖位滑移塊581,所述鎖位滑移塊581底部固定設置有穿通所述第二滑移腔58內底壁且滑移配合連接的鎖位件584,所述第二滑移槽57內設有中轉桿571,所述中轉桿571左側面內設有第二螺旋孔752,所述第二螺旋孔752內配合連接有朝左側伸延設置的第二螺旋桿574,所述中轉桿571右側伸至所述第二滑移腔58內且末尾設有向下伸延設置的推擠塊573,所述掃描立柱42右側面內設有上下伸延設置的第三滑移槽421,所述第三滑移槽421內設有上下伸延設置的第三螺旋桿422,所述第三螺旋桿422底部端與所述第三滑移槽421內底壁旋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三螺旋桿422頂部端與第三電轉機424配合連接,所述第三電轉機424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三滑移槽421頂部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滑移槽421內滑移配合連接有朝左側伸延設置的第一滑移塊423,所述第三滑移槽421內的所述第一滑移塊423與所述第三螺旋桿422配合連接,所述第一滑移塊423左側伸延段內固定設有掃描啟動裝置6,所述掃描啟動裝置6底部配合連接有掃描頭61,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掃描頭61升降掃描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掃描穩(wěn)定性,所述掃描啟動裝置6左右兩側面對應設置有彈頭62,所述掃描頭61配合設置有保護蓋63,所述保護蓋63通過所述彈頭62實現(xiàn)固定起到保護所述掃描頭61的作用,需要掃描時拔下所述保護蓋即可。

      其中,所述第一螺旋孔51內配合連接有朝左右兩側伸延設置的第一螺旋桿441,所述第一螺旋桿441左側伸延末尾與所述第一滑移槽44左側內壁旋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旋桿441右伸延末尾與第一電轉機442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電轉機442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槽44右側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調節(jié)固定機構5的左右移動,滿足不同寬度的信息載體鎖位工作。

      其中,所述主體4右側頂部設有主板41,所述主板41頂部中間設有掃描立柱42,所述主板41左側底部設有橡皮墊411。

      其中,所述滑移塊541與所述推移塊522之間固定設置有穿通所述第一滑移腔54與所述固定滑移槽52之間的所述固定機構5且滑移配合連接的推移桿523。

      其中,所述第一滑移腔54左側內壁內設有嵌入槽55,所述嵌入槽55左側內壁與所述滑移塊541左側端之間設有第一簧圈551,從而實現(xiàn)解鎖后自動控制第一錐面輪543與第四錐面輪531自動完成脫離復位工作。

      其中,所述第二中轉腔56內底部設有第二錐面輪562,所述旋動軸5621頂部伸延段末尾與所述第二錐面輪562固定連接,所述旋動軸5621底部伸延末尾伸至所述第一中轉腔53內且固定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面輪543咬合連接的第四錐面輪531,所述第二中轉腔56右側內壁設有與所述第二錐面輪562咬合連接的第三錐面輪561,所述第二螺旋桿574左側伸延段穿通所述第二中轉腔56與所述第二滑移槽57之間的所述固定機構5且旋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螺旋桿574左側伸延末尾伸至所述第二中轉腔56內與所述第三錐面輪561固定連接,從而實現(xiàn)鎖位電轉機542與第三錐面輪561的動能中轉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鎖位滑移塊581頂部設有第一斜坡面582,所述推擠塊573底部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斜坡面582滑移配合設置的第二斜坡面5731,所述鎖位件584外側的所述鎖位滑移塊581底部面內設有環(huán)嵌入槽583,所述環(huán)嵌入槽583內頂壁與所述第二滑移腔58內底壁之間設有第二簧圈585,所述鎖位件584底部面設有橡皮層586,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推擠塊573與鎖位滑移塊581的滑移擠壓配合,使鎖位件584伸至固定滑移槽52內完成自動控制鎖位工作。

      其中,所述固定滑移槽52內底壁與所述主體4頂面處于等高,所述固定滑移槽52右側上方設有導滑面521,從而方便實現(xiàn)快速安裝。

      初始狀態(tài)時,第一滑移塊423位于第三滑移槽421內的最頂部位置,使掃描啟動裝置6底部的掃描頭61最大程度遠離主體4的頂面,同時,通過第一電轉機442帶動第一螺旋桿441正向旋動,由第一螺旋桿441帶動固定機構5移動到第一滑移槽44內的最左側位置,此時,推擠塊573位于第二滑移腔58內的最右側位置,同時,鎖位滑移塊581受到第二簧圈585的頂壓力,使鎖位滑移塊581頂部第一斜坡面582左側與推擠塊573底部的第二斜坡面5731相抵接,此時,鎖位滑移塊581帶動鎖位件584完全位于固定滑移槽52內頂壁內,同時,滑移塊541受到第一簧圈551的頂壓力,使滑移塊541位于第一滑移腔54內的最右側位置,此時,滑移塊541頂部的第一錐面輪543最大程度遠離第四錐面輪531,同時,滑移塊541通過推移桿523帶動推移塊522移動到固定滑移槽52內的右側位置。

      當需要鎖位掃描時,首先將信息載體放置在橡皮墊411左側的主體4頂面上,使信息載體右側面與所述橡皮墊411相抵接如圖5所示,然后通過前后第一滑移槽44內的第一電轉機442帶動前后第一滑移槽44內的第一螺旋桿441反向旋動,使前后第一滑移槽44內的第一螺旋桿441帶動前后第一滑移槽44內固定機構5逐漸沿前后第一滑移槽44內的右側方向滑移,直至如圖6所示前后固定機構5內的推移塊522右側面同時與信息載體遠離橡皮墊411一側面相抵接,此時,繼續(xù)控制前后第一滑移槽44內的第一電轉機442帶動前后第一滑移槽44內的第一螺旋桿441反向旋動,此時,使推移塊522帶動推移桿523以及推移桿523左側端的滑移塊541克服第一簧圈551的頂壓力逐漸沿第一滑移腔54左側方向移動,同時,推移塊522逐漸沿固定滑移槽52左側方向內移動,直至如圖7所示推移塊522移動到固定滑移槽52內的最左側位置,使橡皮層586底部與固定滑移槽52內的信息載體頂部端處于相對狀態(tài),此時,滑移塊541移動到第一滑移腔54內的最左側位置,使第一簧圈551完全縮入嵌入槽55內,同時,使第一錐面輪543左側上方與第四錐面輪531右側下方咬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一電轉機442停止旋動,然后通過鎖位電轉機542帶動第一錐面輪543旋動,由第一錐面輪543帶動第四錐面輪531以及第四錐面輪531頂部的旋動軸5621旋動,由旋動軸5621帶動第二錐面輪562旋動,并由第二錐面輪562帶動第三錐面輪561以及第二螺旋桿574旋動,由第二螺旋桿574帶動中轉桿571逐漸沿第二滑移槽57左側方向移動,使中轉桿571帶動推擠塊573逐漸沿第二滑移腔58內的左側方向移動,此時,推擠塊573底部的第二斜坡面5731與第一斜坡面582抵壓滑移配合,使鎖位滑移塊581克服第二簧圈585的頂壓力逐漸沿第二滑移腔58內的底部方向滑移,此時鎖位滑移塊581帶動鎖位件584逐漸向下移動滑入固定滑移槽52內,直至如圖8所示推擠塊573移動到第二滑移腔58內的最左側位置時,此時,使鎖位件584最大程度伸至固定滑移槽52內且鎖位件584底部的橡皮層586與固定滑移槽52內的信息載體頂面頂壓鎖位接合,然后通過第三電轉機424帶動第三螺旋桿422旋動,由第三螺旋桿422帶動第一滑移塊423沿第三滑移槽421底部方向滑移,直至完成掃描作業(y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移腔頂部相穿通設第一中轉腔,第一滑移腔內滑移連接滑移塊,第一滑移腔右側的固定機構右側面內設固定滑移槽,固定滑移槽內滑移連接推移塊,滑移塊頂面內固設鎖位電轉機,鎖位電轉機頂部配合連接伸至第一中轉腔內的第一錐面輪,第一中轉腔左側上方的固定機構內設第二中轉腔,固定滑移槽右側上方的固定機構內設第二滑移腔,第二中轉腔右側的固定機構內設朝右側伸延設置的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右側伸延末尾與第二滑移腔左側上方相穿通設置,第二中轉腔與第一中轉腔之間的固定機構內旋動配合連接上下伸延設置的旋動軸,第二滑移腔內設鎖位滑移塊,鎖位滑移塊底部固設穿通第二滑移腔內底壁且滑移配合連接的鎖位件,第二滑移槽內設中轉桿,中轉桿左側面內設第二螺旋孔,第二螺旋孔內配合連接朝左側伸延設置的第二螺旋桿,中轉桿右側伸至第二滑移腔內且末尾設向下伸延設置的推擠塊,從而實現(xiàn)橫向緊固以及上下鎖位的中轉控制連接,實現(xiàn)對不同寬度大小的信息載體進行自動穩(wěn)固鎖位驅動工作。

      2.通過滑移塊與推移塊之間固設穿通第一滑移腔與固定滑移槽之間的固定機構且滑移配合連接的推移桿,第一滑移腔左側內壁內設嵌入槽,嵌入槽左側內壁與滑移塊左側端之間設第一簧圈,從而實現(xiàn)解鎖后自動控制第一錐面輪與第四錐面輪自動完成脫離復位工作。

      3.通過鎖位滑移塊頂部設第一斜坡面,推擠塊底部設用以與第一斜坡面滑移配合設置的第二斜坡面,鎖位件外側的鎖位滑移塊底部面內設環(huán)嵌入槽,環(huán)嵌入槽內頂壁與第二滑移腔內底壁之間設第二簧圈,鎖位件底部面設橡皮層,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推擠塊與鎖位滑移塊的滑移擠壓配合,使鎖位件伸至固定滑移槽內完成自動控制鎖位工作。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能實現(xiàn)自動控制不同寬度大小的信息載體橫向鎖位,同時實現(xiàn)上下鎖位的中轉配合連接工作以及上下鎖位工作,省時省力,而且穩(wěn)定效果高,不容易產生偏差,掃描的準確性和精度高,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