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控制流體排放壓力的閥門。
【背景技術】
[0002]在液晶面板生產過程中,通常采用蝕刻工藝在玻璃基板上形成相應的電路。玻璃基板在蝕刻過程中需要用到專用設備,該專用設備通常通過酸性氣體進行蝕刻。玻璃基板在蝕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酸性氣體,酸性氣體需要從專用設備內排出。
[0003]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閥門應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閥門應用于蝕刻工藝專用設備的氣體排放管路中,蝕刻工藝專用設備包括主體11及與主體11連接的排氣管路12,排氣管路12上通常設有閥門13,通過調節(jié)閥門13的開口度以控制排氣管路12中的酸性氣體的排放壓力。圖2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閥門的局部剖視示意圖,如圖2所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閥門13包括閥體130、閥芯131、閥座132、軸承133及閥桿134。閥體130具有入口、與入口相對的出口以及形成在入口與出口之間的內部空間135,閥芯131呈碟片狀并收納在內部空間135內。閥座132內置于閥體130內并臨近閥體130的出口,且與閥芯131配合以限制閥芯131的轉動角度。軸承133內置于閥體130內并與閥體130固定連接,閥桿134為兩段式結構,其中一段穿設閥體130與閥座132后與閥芯131連接,另一段與閥芯131固定連接后與軸承133轉動連接。閥桿134上還設有操作把手,操作人員可以通過旋擰操作把手帶動閥桿134轉動以帶動閥芯131轉動,通過控制閥芯131來調節(jié)閥門13的開口度,進而控制酸性氣體的排放壓力。
[0004]然而,現(xiàn)有技術中的閥門13的閥桿134與軸承133的一段需要承受酸性氣體對閥芯131的壓力,并且與閥門13的閥桿134與軸承133的連接處較細,以及酸性氣的腐蝕,使得閥門13的閥桿134與軸承133的連接處容易破損,導致閥芯131不受控制,無法調節(jié)閥門13的開口度,從而引起的酸性氣體的排放壓力失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閥門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閥門的閥桿容易毀壞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閥門,包括閥體、第一閥芯、第二閥芯、兩個閥桿、兩個調節(jié)套及多夾持臂,所述閥體在其側面上設有入口及與所述入口相對的出口,所述閥體還在其內部設有連通所述入口與所述出口的內部空間,并且所述內部空間向所述閥體的兩端延伸;所述第一閥芯與所述第二閥芯均位于所述內部空間內并與所述閥體的內壁抵靠且可沿所述閥體的端部的延伸方向移動,并且所述第一閥芯及所述第二閥芯在被移動至所述第一閥芯與所述第二閥芯的鄰近端相互貼合時,封閉所述閥門;所述閥體的兩端分別設有與所述內部空間連通的穿孔,所述兩個閥桿穿設所述閥體的兩個所述穿孔并分別與所述第一閥芯及所述第二閥芯連接,所述兩個閥桿(25)可相對所述閥體移動;所述多個夾持臂分為兩組,所述兩組夾持臂分別位于閥體的兩端的外側且與閥體固定連接,所述兩組夾持臂均沿著對應的穿孔的外緣設置;所述兩個調節(jié)套套設在所述兩個閥桿上且可沿所述兩個閥桿移動至套設在對應的一組夾持臂上,并擠壓對應的一組夾持臂夾緊所述兩個閥桿。
[0007]進一步地,每一調節(jié)套均呈中空的圓錐狀,包括尺寸較大的大頭端與尺寸較小頭端,所述調節(jié)套的所述大頭端臨近所述閥體設置,在所述兩個調節(jié)套均朝靠近所述閥體的方向移動時,所述兩個調節(jié)套的所述小頭端移動至套設對應的一組夾持臂上,并擠壓對應的一組夾持臂夾緊所述閥桿。
[0008]進一步地,每一調節(jié)套的所述大頭端的內徑大于對應的一組夾持臂所在柱體的最大外徑,每一調節(jié)套的所述小頭端的內徑小于對應的一組夾持臂所在柱體的最大外徑。
[0009]進一步地,每一調節(jié)套的內壁設有內螺紋,每一夾持臂的外壁設有與所述調節(jié)套的所述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閥芯與所述第二閥芯的朝向所述入口的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所述第一閥芯的與所述第二閥芯臨近的一端凸設有第一結合塊,所述第二閥芯的與所述第一閥芯臨近的一端凸設有第二結合塊,在所述第一閥芯與所述第二閥芯將所述閥門密閉時,所述第一結合塊位于所述第二結合塊的一側并與所述第二結合塊貼合。
[00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閥芯與所述第二閥芯與所述閥門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密封套,所述第一閥芯與所述第二閥芯通過所述密封套抵靠所述閥門的內壁。
[0012]進一步地,每一閥桿的連接端均為螺紋桿,所述第一閥芯與所述第二閥芯分別設有與所述螺紋桿螺紋配合連接的螺紋孔。
[0013]進一步地,每一閥桿的自由端均設有握執(zhí)手柄。
[0014]進一步地,所述閥體還包括兩個管套,所述兩個管套嵌設在所述兩個穿孔中并與對應的穿孔固定連接,所述兩個管套的外端沿著所述兩個管套的軸向延伸出所述兩組夾持臂。
[0015]進一步地,每一夾持臂均為弧形片。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I)、本實用新型的閥門通過第一閥芯與第二閥芯與閥體的內壁抵靠,閥桿承受的酸性氣體的沖擊較小,加之閥門中的閥桿不需要與軸承連接,進而閥桿上無需設置較細的連接端與軸承連接,故閥桿不容易破損,可以有效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閥門的閥桿容易破損所導致的閥芯不受控制,無法調節(jié)閥門的開口度,從而引起的酸、性氣體的排放壓力失控的冋題。
[0018](2)本實用新型的閥門通過移動調節(jié)套使調節(jié)套與夾持臂配合夾緊或松開閥桿,使得閥桿與閥體相對固定或者可以相對移動,從而使第一閥芯與第二閥芯與閥體相對固定或者可以相對移動,方便操作者調節(jié)閥門的開口度。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閥門應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閥門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閥門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沿圖3中的IV-1V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5是圖3中的閥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6是圖3中的夾持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7是圖3中的調節(jié)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8是圖3中的第一閥芯與第二閥芯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閥門應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描述。
[002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閥門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沿圖3中的IV-1V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3中的閥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3、圖4和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閥門2,包括閥體22、第一閥芯23、第二閥芯24、兩個閥桿25、兩個調節(jié)套26及多個夾持臂28。其中,閥體22在其側面上設有入口 220及與入口 220相對的出口 222,閥體22還在其內部設有連通入口 220與出口 222的內部空間224,并且內部空間224向閥體22的兩端延伸。第一閥芯23與第二閥芯24均位于內部空間224內并與閥體22的內壁抵靠且可沿閥體22的端部的延伸方向移動,并且第一閥芯23及第二閥芯24在被移動至第一閥芯23與第二閥芯24的鄰近端相互貼合時,封閉閥門2。閥體22的兩端分別設有與內部空間224連通的穿孔226,兩個閥桿25穿設閥體22的兩個穿孔226并分別與第一閥芯23及第二閥芯24連接,且可相對閥體22移動。多個夾持臂28分為兩組,兩組夾持臂28分別位于閥體22的兩端的外側且與閥體22固定連接,兩組夾持臂28沿兩個穿孔226的外緣設置。兩個調節(jié)套26分別套設在兩個閥桿25上且可沿著兩個閥桿25移動至套設在對應的一組夾持臂28上,并擠壓對應的一組夾持臂28分別夾緊兩個閥桿25。
[0030]具體地,請同時參考圖7,圖7為圖3中的調節(jié)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每一調節(jié)套26均呈中空的圓錐狀,包括尺寸較大的大頭端260與尺寸較小的小頭端262,調節(jié)套26的大頭端260臨近閥體22設置,在兩調節(jié)套26均朝靠近閥體22的方向移動時,兩調節(jié)套26的小頭端262移動至套設對應的一組夾持臂28上,并擠壓對應的一組夾持臂28夾緊閥桿25,使得兩個閥桿25與閥體22相對固定,即使兩個閥桿25相對閥體22不發(fā)生移動。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閥門應用時的結構示意圖,請結合參考圖9,本實用新型的閥門2安裝在氣體排放管路3上,該氣體排放管路3用于排放蝕刻工藝專用設備4所產生的酸性氣體,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閥門2控制氣體排放管路3所排出的氣體壓力時,可以通過移動兩個調節(jié)套26使兩個調節(jié)套26的小頭端262從對應的一組夾持臂28上移開,兩個調節(jié)套26小頭端262不再擠壓對應的一組夾持臂28,使夾持臂28松開對應的閥桿25。然后,當需要減小氣體排放管路3排出的酸性氣體的壓力時,即增大閥門2的開口度,操作人員可以向外拉動兩個閥桿25,使兩個閥桿25帶動第一閥芯23與第二閥芯24在內部空間224內移動,使第一閥芯23與第二閥芯24之間的間距增大,當閥門2的開口度達到需求時,可以移動調節(jié)套26使夾持臂28夾緊閥桿25,從而使閥桿25不可移動;當需要增大體氣體排放管路3排出的酸性氣體的壓力時,即減少閥門2的開口度,操作者向內推動兩個閥桿25,使兩個閥桿25帶動第一閥芯23與第二閥芯24在內部空間224內移動,使第一閥芯23與第二閥芯24之間的間距減小,換句話說,也就是閥門2的開口度減小,當閥門2的開口度達到需求時,移動調節(jié)套26使夾持臂28夾緊閥桿25,從而使閥桿25不可移動;當氣體排放管路3需要關閉時,操作者向內推動兩個閥桿25,使兩個閥桿25帶動第一閥芯23與第二閥芯24分別朝向遠離閥體22的兩端的方向在內部空間224內移動,至第一閥芯23與第二閥芯24的鄰近端相互貼合,將閥體22密閉,此時移動調節(jié)套26使夾持臂28夾緊閥桿25,從而使閥桿25不可移動。
[0031]在本實施例中,調節(jié)套26的大頭端260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