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述第一銑灰裝置1311包括旋轉機構13111和銑刀13112,所述旋轉機構13111設于所述輸送帶11的上方,用于驅動所述銑刀13112旋轉。所述銑刀13112與所述第一引棒211的所述沉臺部2111相對應。所述氣動裝置(未圖示)帶動所述旋轉機構13111向下運動至所述第一引棒211的位置,所述銑刀13112進行圓周運動加工所述沉臺部2111,以銑去所述沉臺部2111上的石灰。所述第二銑灰裝置1312對所述第二引棒212進行加工,其加工方法與所述第一銑灰裝置1311相同。
[0042]銑灰工藝處理后,所述半加工熱盤2被輸送至所述點膠裝置132進行點膠,所述點膠裝置132設于所述輸送帶11的另一側,同時對所述第一引棒211和所述第二引棒212進行加工。所述點膠裝置132包括點膠氣缸1321和點膠頭1322,所述點膠氣缸1321用于驅動所述點膠頭1322伸縮運動。所述點膠裝置132由所述氣動裝置(未圖示)帶動所述點膠氣缸1321上下運動,通過所述點膠頭1322將膠水滴入所述第一引棒211的所述沉臺部2111以及所述第二引棒212的所述沉臺部(未圖示)。進行點膠工藝后,所述半加工熱盤2被輸送至所述自動加膠帽裝置133,用于對所述引棒21進行自動加膠帽工藝。所述自動加膠帽裝置133包括第一自動加膠帽裝置1331和第二自動加膠帽裝置1332,所述第一自動加膠帽裝置1331和所述第二自動加膠帽裝置1332間隔設于所述輸送帶11的一側,分別用于對所述第一引棒211和所述第二引棒212進行加膠帽工藝。
[0043]所述第一自動加膠帽裝置1331包括膠帽振盤進料裝置13311、夾緊裝置13312和吸取裝置13313。所述膠帽振盤送料裝置13311設于所述輸送帶11的一側,用于輸送所述膠帽22\所述夾緊裝置13312和所述吸取裝置13313的位置與所述引棒21的位置相對應,其中所述夾緊裝置13312環(huán)設于所述第一引棒211,用于夾緊所述第一引棒211;所述吸取裝置13313置于所述膠帽振盤送料裝置13311的一側,用于將所述膠帽22'吸取至所述第一引棒211 處。
[0044]工作時,所述膠帽振盤送料裝置13311將所述膠帽22'輸送至所述吸取裝置13313,所述夾緊裝置13312夾緊所述第一引棒211底部,所述吸取裝置13313吸取所述膠帽22'組裝至所述第一引棒211。所述第二自動加膠帽裝置1332加工所述第二引棒212,其加工方法與所述第一自動加膠帽裝置1331相同。
[0045]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膠帽22'為硅膠帽,所述夾緊裝置13312為鉗式夾緊裝置。
[0046]請一并參閱圖10-圖12,進行自動加膠帽工藝后,所述半加工熱盤2被輸送至所述后段加工設備14,所述后段加工設備14包括沿所述輸送帶11依次設置的高壓測試裝置141、點焊裝置142、電測導通裝置143及排料裝置143。
[0047]所述高壓測試裝置141設于所述輸送帶11的一側,所述高壓測試裝置141包括檢測頭氣缸1411和彈性檢測頭1412,所述檢測頭氣缸1411用于驅動所述彈性檢測頭1412伸縮運動,所述檢測頭氣缸1411設于所述輸送帶11的上方,所述彈性檢測頭1412設置位置與所述引棒21相對應。所述彈性檢測頭1412為彈性材料制成,其前后彈性接觸所述引棒21,可以更好的檢測所述引棒21的連接效果。
[0048]進行高壓測試后,所述半加工熱盤2被輸送至所述電焊裝置142,所述點焊裝置142設于所述輸送帶11的一側。
[0049]所述點焊裝置142包括端子振盤送料裝置1421和夾取裝置1422,所述端子振盤送料裝置1421設于所述輸送帶11的一側,所述夾取裝置1422設于所述引棒21的上方,所述端子振盤送料裝置1421振動送料,將所述端子23'送至所述夾取裝置1422,所述夾取裝置1422夾取所述端子103安裝至所述引棒21上。
[0050]所述引棒21安裝所述端子23'后進入電測導通裝置143,所述電測導通裝置143設置于所述輸送帶11的一側,其包括檢測銅棒頭1431,所述檢測銅棒頭1431設于所述引棒21的上方。所述氣動裝置(未圖示)帶動所述電測導通裝置143前后運動進行短路測試,以測試所述端子23'的焊接情況。
[0051]所述半加工熱盤2經(jīng)過加工后,再進入成品和次品分類的排料裝置144,所述排料裝置144設于所述出料輸送帶112,經(jīng)過良率分離的所述半加工熱盤2再經(jīng)所述出料輸送帶112輸送至所述出料口 114。經(jīng)所述排料裝置144后的工件為成品熱盤2'。
[0052]基于本發(fā)明提供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100,所述半加工熱盤2加工成成品熱盤2'的加工流程為:
[0053]所述半加工熱盤2由所述輸送帶11的進料口113進料,分別輸送至所述第一整形校正裝置1221及所述第二整形校正裝置1222,二者對所述半加工熱盤2的第一引棒211和第二引棒212進行形狀調(diào)整;
[0054]經(jīng)過整形后的半加工熱盤2被輸送至所述打磨裝置123,由所述第一打磨裝置1231和所述第二打磨裝置1232對所述第一引棒211和所述第二引棒212進行打磨;
[0055]經(jīng)過打磨后的半加工熱盤2被送至所述銑灰裝置131,由所述第一銑灰裝置1311和第二銑灰裝置1312銑去所述第一引棒211和第二引棒212上的石灰;
[0056]經(jīng)過銑灰后,半加工熱盤2被輸送至所述點膠裝置132進行點膠處理;
[0057]經(jīng)過點膠處理后的半加工熱盤2再被輸送至所述自動加膠帽裝置133,所述第一自動加膠帽裝置1331和所述第二自動加膠帽裝置1332,分別對所述第一引棒211和所述第二引棒212加所述膠帽22';
[0058]經(jīng)過加膠帽工藝處理后的半加工熱盤2進行高壓測試,經(jīng)所述高壓測試裝置141測試后在所述引棒21上進行點焊,把所述端子23'焊接在所述引棒21上,所述端子23'焊接完成后,再經(jīng)所述電測導通裝置143測試所述端子23'與所述引棒21的連接性能,最后進行良率的分類排放。
[0059]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通過對半加工熱盤上引棒的自動加工,實現(xiàn)了從人工加工到自動化的升級。所述半加工熱盤依次經(jīng)過整形校正裝置、打磨裝置、銑灰裝置、點膠裝置、組裝膠帽裝置、高壓測試裝置、點焊裝置及電測導通裝置,對所述引棒進行校正、打磨、銑灰、點膠、加硅膠帽、焊接端子、測試等一系列的自動加工工序,從而提高了加工的生產(chǎn)效率,保證了組裝精度,不會出現(xiàn)人工組裝的遺漏組裝或錯誤組裝,焊接不良或虛焊產(chǎn)品;從操作方面講,其操作和調(diào)試方便簡單,所有參數(shù)均可在人機界面上調(diào)整,實現(xiàn)了機電一體化,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006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熱盤自動加工設備,用于加工具有引棒的半加工熱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包括輸送帶和沿所述輸送帶依次設置的前段加工設備、中段加工設備及后段加工設備,所述前段加工設備包括依次設置的定位感應組件、整形校正裝置及打磨裝置。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校正裝置設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整形校正裝置間隔設置,每一所述整形校正裝置包括用于徑向校正所述引棒的旋轉校正機構。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裝置設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打磨裝置間隔設于所述輸送帶一側,每一所述打磨裝置包括用于打磨所述引棒的磨頭。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加工設備包括依次設置的銑灰裝置、點膠裝置及自動加膠帽裝置。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銑灰裝置設有若干個,每一所述銑灰裝置包括銑刀和驅動所述銑刀旋轉的旋轉機構。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點膠裝置包括點膠頭和驅動所述點膠頭伸縮運動的點膠氣缸。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膠帽裝置包括用于輸送膠帽的膠帽振盤送料裝置、用于夾緊所述引棒的夾緊裝置及用于將所述膠帽吸取至所述引棒的吸取裝置。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加工設備包括依次設置的高壓測試裝置、點焊裝置、電測導通裝置及排料裝置。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測試裝置包括彈性檢測頭和驅動所述彈性檢測頭伸縮運動的檢測頭氣缸。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點焊裝置包括用于輸送端子的端子振盤送料裝置和用于夾取所述端子的夾取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熱盤自動加工裝配線,用于加工具有引棒的半加工熱盤,所述熱盤自動加工設備包括輸送帶和沿所述輸送帶依次設置的前段加工設備、中段加工設備及后段加工設備,所述前段加工設備包括依次設置的定位感應組件、整形校正裝置及打磨裝置。本實用新型公開的熱盤自動加工裝配線采用自動加工的方式取代了人工加工的方式,提高了熱盤的組裝精度和生產(chǎn)效率。
【IPC分類】B23P23/04
【公開號】CN205325180
【申請?zhí)枴緾N201620065733
【發(fā)明人】豆刊偉
【申請人】廣東碩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