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車輪固定機構,特別是涉及用于將車輪可裝脫地固定于自行車的車體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
背景技術:
以往,用于將車輪可裝脫地固定于自行車的車體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是已知的(例如專利文獻1)。以往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具備:頭部件、可擺動地設于頭部件的桿部件、調整桿部件繞軸擺動的最終固定位置的調整部件。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US7537291號說明書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研發(fā)的,其目的在于關于能夠調整桿部件繞軸擺動的最終固定位置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提供一種小型化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
本發(fā)明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包括軸狀部件、頭部件、桿部件、調整部件。軸狀部件具有第一端部、與第一端部位于相反一側的第二端部以及能夠與自行車的車體卡合的車體卡合部,該軸狀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為中空。頭部件配置于第一端部。桿部件能夠在固定位置與釋放位置之間繞與軸方向交叉的軸心轉動地設于頭部件。桿部件從釋放位置向固定位置轉動,從而將頭部件從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推壓。調整部件設于軸狀部件的內部,調整頭部件的軸方向的位置。
在該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中,通過設于軸狀部件的內部的調整部件能夠調整頭部件的軸方向的位置。調整部件能夠配置于軸狀部件的例如中空部分。因此,盡管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上設置調整部件,也能夠抑制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的軸方向長度的增加。結果,能夠提供小型化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
軸狀部件可以具有第一軸部和第二軸部。第一軸部可以具有第一端部,能夠一體旋轉地設置在頭部件,安裝于調整部件。第二軸部可以是具有第二端部和車體卡合部,與第一軸部能夠一體旋轉,兩端開口的中空的部分。根據該結構,能夠在兩端開口的第二軸部配置安裝第一軸部的調整部件,能夠提供小型化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
第一軸部可以具有與調整部件卡合的第一卡合部。調整部件可以具有與第一卡合部卡合,通過與第一軸部的相對旋轉使第一軸部向軸方向移動而構成的第二卡合部。根據該結構,能夠通過螺紋結構或凸輪等簡單機構使第一軸部向軸方向移動。
第一卡合部可以具有陽螺紋部和陰螺紋部中的任一者。第二卡合部可以具有與陽螺紋部和陰螺紋部中的任一者螺合的陽螺紋部和陰螺紋部中的任意另一者。根據該結構,能夠通過加工容易的螺紋結構使第一軸部向軸方向移動。
第一卡合部可以設于第一軸部的外周面,第二卡合部設于調整部件的內周面。根據該結構,由于第一軸部的外周面卡合在調整部件的內周面,能夠增大調整部件的直徑。因此,在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中,能夠容易形成用以旋轉調整部件的結構。
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還可以包括限制調整部件向朝向第一端部的方向的移動的限制部件。根據該結構,通過限制部件限制調整部件向第一端部側的移動,所以能夠抑制調整部件從第二軸部內向朝向第一端部的方向脫落。
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還可以包括配置于頭部件與限制部件之間,將頭部件向從限制部件離開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根據該結構,當使桿部件從固定位置向釋放位置轉動時,能夠使頭部件容易從車體離開。
操作部件還可以具有操作軸和操作部。操作軸還可以具有與調整部件連結的連結端部和操作端部。操作端部可以位于與連結端部相反一側,從第二端部突出,在第二軸部能夠旋轉地被支承。操作部可以能夠一體旋轉地設于操作端部。根據該結構,由于操作部從第二軸部的第二端部突出配置,所以使用者能夠容易通過操作部使調整部件轉動。因此,使用者不使用工具就能夠進行調整操作。
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還可以包括將操作部件與調整部件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的連結部件。根據該結構,通過連結部件能夠抑制操作部件從調整部件脫落。
連結部件還可以將操作部件與調整部件能夠裝脫地連結。根據該結構,只要僅在需要調整時將操作部件安裝于調整部件,所以能夠實現(xiàn)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的輕量化。
調整部件還可以具有接收從第二端部插入軸狀部件的工具的工具卡合部。根據該結構,使用者能夠通過工具旋轉調整部件。
軸狀部件還可以具有限制調整部件向朝向第二端部的方向移動的抵接部。根據該結構,即使當調整部件向第一軸部從調整部件離開的方向轉動,由于抵接部抑制調整部件向第二端部側的移動,所以能夠迅速地使第一軸部移動。
抵接部可以設置于軸狀部件的內部。根據該結構,通過機械加工等能夠容易形成抵接部。
調整部件可以通過相對軸狀部件旋轉,從而調整頭部件的軸方向的位置。根據該結構,使用者僅旋轉操作調整部件,就能夠調整頭部件的軸方向的位置。因此,調整操作變得容易。
車體卡合部還可以具有與設于車體的陽螺紋部和陰螺紋部中的任一者螺合的陽螺紋部和陰螺紋部中的容易另一者。根據該結構,使用者能夠經由桿部件旋轉軸狀部件,從而能夠將軸狀部件固定于車體。
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還可以包括將第一軸部與第二軸部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的連結結構。根據該結構,能夠將第一軸部與第二軸部通過連結結構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
連結結構可以具有設于限制部件的第一連結部分和與所述第一連結部分能夠一體旋轉地卡合地設于第一軸部的第二連結部分,旋轉部分與第二軸部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根據該結構,能夠由限制部件限制調整部件向第一端部側的移動,并且能夠將第一軸部與第二軸部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
車體卡合部可以設于第二端部。
發(fā)明效果:
能夠提供小型化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的剖面圖。
圖2是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的桿部件側的剖面局部圖。
圖4是由圖3的剖切線IV-IV剖切的剖面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變形例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的剖面圖。
附圖標記說明:
16、116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20軸狀部件;20a第一端部;20b第二端部;20c車體卡合部;22頭部件;24桿部件;26限制部件;30施力部件;32操作部件;34連結部件;36連結結構;40第一軸部;42第二軸部;52操作軸;52a連結端部;52b操作端部;54操作部。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4,說明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的剖面圖。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用于將自行車的車輪固定于自行車的車體100。具體地,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將自行車的前輪或后輪所包含的輪轂10固定于車體100。車體100包括自行車的車架和前叉。另外,圖1是從自行車的后方觀察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安裝于自行車的車體100的狀態(tài)的剖面圖。后面的說明中,前后左右是指: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安裝于自行車的狀態(tài)下,自行車的前進方向記作“前”、前進方向的相反方向記作“后”。另外,自行車從后方觀察時的左方記作“左”,右方記作“右”。
車體100具有用于固定輪轂10的車輪固定部100a。本實施方式中,車輪固定部100a具有前叉的第一前端100b和位于與第一前端100b相離的位置的第二前端100c。在第一前端100b的先端部分形成第一貫通孔100d,在第二前端100c的先端部分形成第二貫通孔100e。第一貫通孔100d為圓形的孔,第二貫通孔100e為形成有第一陰螺紋部100f的圓形的孔。另外,可以在第二貫通孔100e上不形成第一陰螺紋部100f,而在第二前端100c上不能旋轉地或者旋轉自如地設置螺母部件。
輪轂10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為能夠安裝于車體100的前部的前輪轂。輪轂10具備相對于第一前端100b和第二前端100c固定的輪轂軸12和旋轉自如地安裝于輪轂軸12的輪轂殼14。輪轂10通過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安裝于車輪固定部100a。具體地,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將輪轂軸12可裝脫地固定于第一前端100b和第二前端100c。
輪轂軸12為中空的軸部件。輪轂軸12的第一端(圖1左端)接觸第一前端100b,輪轂軸12的第二端(圖1右端)接觸第二前端100c。
如圖1所示,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具備軸狀部件20、頭部件22、桿部件24、調整部件26。軸狀部件20具有第一端部20a、位于第一端部20a相反側的第二端部20b和能夠與自行車的車體100卡合的車體卡合部20c。軸狀部件20的至少一部分為中空的部件。頭部件22配置于第一端部20a。桿部件24能夠在固定位置與釋放位置之間繞與軸狀部件20的軸方向X交叉的軸心C轉動地設于頭部件22。桿部件24從作為開放位置的第二位置向作為固定位置的第一位置轉動,從而將頭部件22從第一端部20a朝向第二端部20b推壓。調整部件26設于軸狀部件20的內部,能夠調整頭部件22的軸方向的位置。另外,軸狀部件20還具備中心軸心A,軸方向X是與軸狀部件20的中心軸心A平行的方向。
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優(yōu)選還具備限制部件28。限制部件28限制調整部件26向朝著第一端部20a的方向移動。限制部件28與第二軸部42可一體旋轉地連結。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優(yōu)選還具備施力部件30。施力部件30配置于頭部件22與限制部件28之間,向將頭部件22從限制部件28離開的方向施力。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優(yōu)選還具備操作部件32。操作部件32插入軸狀部件20,與調整部件26可一體旋轉地連結,使調整部件26旋轉。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優(yōu)選還具備連結部件34。連結部件34將操作部件32和調整部件26可一體旋轉地連結。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優(yōu)選還具備連結結構36。連結結構36將第一軸部40和第二軸部42可一體旋轉地連結。另外,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優(yōu)選還具備止脫部件38。止脫部件38構成為將調整部件26相對于軸狀部件20的后述的第一軸部40保持。
如圖2和圖3所示,軸狀部件20具有:具有第一端部20a的第一軸部40;具有第二端部20b和車體卡合部20c的第二軸部42。第一軸部40可一體旋轉地設于頭部件22,安裝于調整部件26。第一軸部40的第一端部20a側由頭部件22覆蓋。第一軸部40具有:與頭部件22可一體旋轉地卡合的支承部40a;與支承部40a一體形成并從支承部40a朝向第二端部20b延伸的軸部40b。第二端部20b如后所述具有開口。
支承部40a是柱狀的部件,包括一對平面40c。本實施方式中,一對平面40c以與軸心C垂直的方式形成于支承部40a。在支承部40a上形成貫通一對平面40c的凸輪孔50b。支承部40a與軸部40b的連結部分被進行倒圓角。由此,使用者操作桿部件24,經由第二軸部42將第一軸部40拉入桿部件24側時,難以在支承部40a與軸部40b之間產生應力集中。
軸部40b具有剖面為非圓形的第一連結部分36a。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連結部分36a的與垂直于X軸方向的面平行的剖面的形狀為正方形。第一連結部分36a構成為第二軸部42經由限制部件28與第一軸部40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軸部40b還包括與調整部件26卡合的第一卡合部40d。第一卡合部40d形成在第一連結部分36a的先端側。第一卡合部40d與調整部件26卡合。第一卡合部40d具有陽螺紋部和陰螺紋部中的任一者。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卡合部40d具有形成于第一軸部40的外周面的第一陽螺紋部40f。軸部40b還包括形成于第一卡合部40d的先端的環(huán)狀槽40e。環(huán)狀槽40e中安裝止脫部件38。
第二軸部42是兩端開口的中空的筒狀部件。第二軸部42具有第二端部20b和車體卡合部20c。車體卡合部20c設于第二端部20b。車體卡合部20c具有與設于車體100的陽螺紋部和陰螺紋部中的任一者螺合的陽螺紋部和陰螺紋部中的任意另一者。本實施方式中,車體卡合部20c具有形成于第二端部20b側的第二陽螺紋部42f,與形成于第二前端100c的先端部的第二貫通孔100e的第一陰螺紋部100f螺合。第二軸部42還包括第二陰螺紋孔42a。第二陰螺紋孔42a與限制部件28螺合,將限制部件28固定于第二軸部42。第二軸部42還具備收容部42b。收容部42b由圓形的空間構成,將調整部件26可旋轉地且沿軸方向X移動自如地收容。第二軸部42還包括抵接部42c。如圖3所示,抵接部42c設于軸狀部件20的內部。具體地,抵接部42c在收容部42b的第二端部20b一側由比收容部42b的第二端部20b側小徑的臺階構成。抵接部42c構成為限制調整部件26向朝向第二端部20b側的方向移動。第二軸部42還包括操作軸通過孔42d。操作軸通過孔42d以操作部件32的后述的操作軸52能夠通過的方式從抵接部42c至第二端部20b的操作者側形成。第二軸部42還包括操作軸支承孔42e。操作軸支承孔42e形成于第二端部20b的內周面,以將操作軸52可旋轉地支承的方式構成。
如圖2和圖3所示,頭部件22是有底筒狀的帽狀的部件。頭部件22以收容第一軸部40的支承部40a的方式構成。頭部件22將桿部件24以可配置于圖1中實線所示的第一位置即固定位置和雙點劃線所示的第二位置即釋放位置的方式轉動自如地支承。頭部件22具有將第一軸部40的支承部40a繞軸心C能夠一體旋轉地且沿軸方向X移動自如地收容的軸收容部44。
如圖2所示,軸收容部44具有與支承部40a的一對平面40c卡合的一對平面部44a。軸收容部44的與垂直于X軸方向的平面平行的剖面是非圓形形狀。在軸收容部44中分別貫通一對平面部44a形成將桿部件24的后述的轉動軸46轉動自如地支承的第一支承孔44b(參照圖2)和比第一支承孔44b小徑的第二支承孔44c(參照圖3)。頭部件22的與車體100的第一前端100b的外側面100g接觸的端面上實施防滑加工。
如圖2所示,桿部件24具有轉動軸46、桿主體48和凸輪機構50。轉動軸46能夠繞與軸狀部件20交叉的軸心C轉動地設于頭部件22。轉動軸46具有安裝部46a、第一被支承部46b、凸輪部50a、第二被支承部46c。安裝部46a、第一被支承部46b、凸輪部50a和第二被支承部46c按照該記載順序順次從基端部分朝向先端部分配置。第一被支承部46b比安裝部46a稍小徑。凸輪部50a相對第一被支承部46b偏心。第二被支承部46c與第一被支承部46b同軸配置,比第一被支承部46b小徑。轉動軸46在第一被支承部46b和第二被支承部46c上轉動自如地雙端支承于頭部件22。桿主體48能夠向圖1中實線所示的第一位置和雙點劃線所示的第二位置繞軸心C轉動。桿主體48設置成能夠與轉動軸46一體轉動。具體地,桿主體48能夠一體轉動地安裝于轉動軸46的安裝部46a。另外,在第二被支承部46c的先端側安裝有用于將轉動軸46相對頭部件22保持的C型環(huán)。桿主體48相對軸心C向徑方向外側延伸。凸輪機構50使軸狀部件20對應桿主體48的旋轉沿軸方向X移動。凸輪機構50具有凸輪部50a、設于第一軸部40的支承部40a并被凸輪部50a卡合的凸輪孔50b。
調整部件26相對軸狀部件20旋轉,從而調整頭部件22的軸方向的位置。具體地,如圖2和圖3所示,調整部件26是收容在第二軸部42的收容部42b的、一部分為筒狀的圓形的部件。調整部件26的外徑比收容部42b的內徑稍小。調整部件26具有與第一卡合部40d卡合的第二卡合部26a。第二卡合部26a通過與第一軸部40的相對旋轉而使第一軸部40向軸方向移動。第二卡合部26具有陽螺紋部和陰螺紋部中的任意另一者。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卡合部26a在調整部件26的內周面具有以在凹部26b開口的方式形成的第二陰螺紋部26d。
調整部件26還具有凹部26b和操作部件連結部26c。凹部26b是用于安裝主體部件38的空間。如圖4所示,凹部26b在調整部件26的規(guī)定的部分,以形成圓環(huán)狀的底部26e的方式切開調整部件26的一部分呈半圓形狀而形成。操作部件連結部26c與操作部件32能夠一體旋轉地卡合,由操作部件32能夠將調整部件26進行旋轉操作。操作部件連結部26c具有形成于調整部件26的第二端部20b側的端面的連結凹部26f和安裝連結部件34的第一連結孔26g。在本實施方式中,連結凹部26f為非圓形。
限制部件28被固定在比調整部件26更偏向第二軸部42的第一端部20a一側,限制調整部件26向朝向第一端部20a的方向的移動。限制部件28具有大徑的鍔部28a、軸部28b和第二連結部件36b。鍔部28a構成為能夠被工具旋轉。本實施方式中,鍔部28a的形狀是六邊形。鍔部28a抵接第二軸部42的第一端部20a側的端面。軸部28b在外周面具有與第二軸部42的第二陰螺紋孔42a螺合的第三陽螺紋部28c。第二連結部分36b是構成為與第一連結部分36a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的孔。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連結部分36b的剖面是非圓形,具體地說是矩形。本實施方式中,限制部件28通過粘接固定在第二軸部42。因此,限制部件28與第二軸部42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通過第一連結部分36a和第二連結部分36b構成將第一軸部40和第二軸部42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的連結結構36。
施力部件30例如是竹筍彈簧,以被壓縮的狀態(tài)配置于頭部件22與限制部件28的鍔部28a之間。由此,能夠防止頭部件22與軸狀部件20之間的晃動。另外,施力部件30不限于竹筍彈簧,也可以是盤式彈簧、線圈彈簧、橡膠等彈性體。
操作部件32具有操作軸52和操作部54。操作軸52具有與調整部件26連結的連結端部52a和操作端部52b。連結端部52a構成為與連結凹部26f能夠一體旋轉地卡合。連結凹部26f的剖面為非圓形,本實施方式中為六邊形。在連結端部52a上形成第二連結孔52c。通過將連結部件34從第一連結孔26g插入而安裝于第二連結孔52c,從而操作部件32和調整部件26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由此,能夠將操作部件32相對調整部件26保持。連結部件34是比第一連結孔26g和第二連結孔52c大徑的部件,例如是彈簧銷。由此,連結部件34由于與第一連結孔26g和第二連結孔52c摩擦卡合,所以連結部件34難以從第一連結孔26g和第二連結孔52c脫離。
操作端部52b位于連接端部52a的相反側。具體地,操作端部52b在軸方向X上與連接端部52a位于相反側。操作端部52b從第二端部20b突出,在軸狀部件20上可旋轉地被支承。具體地,操作端部52b從第二端部20b突出,在第二軸部42的操作軸支承孔42e可旋轉地被支承。在操作端部52b上朝向軸端按照記載順序順次形成環(huán)狀的第一安裝槽52d、滾花52e、環(huán)狀的第二安裝槽52f。第一安裝槽52d形成在比第二端部20b更偏向第一端部20a一側。滾花52e和第二安裝槽52f位于從第二端部20b突出的位置。在第一安裝槽52d中安裝例如O型環(huán)等環(huán)狀彈性體56。環(huán)狀彈性體56設置用以調整操作部件32的操作力,而且設置用以使調整過的旋轉位置不移動。具體地,操作部54與操作端部52b的滾花52e能夠一體旋轉地連結。第二安裝槽52f構成為與操作部54彈性卡合而阻止操作部54脫離。操作部54例如是具有彈性的合成樹脂制的部件,以當由操作者使操作部54旋轉時則操作軸52旋轉的方式構成。操作部54具有稍凹陷的一對夾捏(pinch)部54a。一對夾捏部54a在與中心軸心A垂直的方向上彼此相對向地配置。由一對夾捏部54a提高操作部54的操作性,并且使用者能夠觀識操作部54的旋轉位置。
如前所述,止脫部件38將調整部件20相對第一軸部40保持。如圖4所示,止脫部件38具有與調整部件26的凹部26b卡合的半圓形的第一止脫部38a和與環(huán)狀槽40e卡合的具有狹縫38c的第二止脫部38b。第一止脫部38a接觸調整部件26的凹部26b,并且與收容部42b的內周面嵌合。第一止脫部38a外徑比調整部件26稍大。第二止脫部38b的形成狹縫38c的兩個先端部分以彼此的間隔逐漸擴大的方式構成。由此,止脫部件38的安裝性能得以提高。
另外,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的組裝時,第一軸部40以由止脫部件38保持的狀態(tài)預先連結于調整部件26。另外,操作軸52通過連結部件34與調整部件26連結。因此,組裝時,包括第一軸部40、調整部件26和操作軸52的組裝體從第一端部20a側插入第二軸部42。并且,操作部54能夠一體旋轉地安裝于從第二端部20b突出的操作軸52。
這樣構成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中,使用者首次將輪轂10安裝于車輪固定部100a的情況下,使用者將操作部54向螺紋連接松動的方向旋轉,使第一軸部40相對調整部件26在軸方向X上向左方移動。接著,使用者將輪轂10配置于第一前端100b與第二前端100c之間,將軸狀部件20從第一貫通孔100d通過輪轂軸12朝向第二貫通孔100e插入。
接著,使用者使桿部件24向螺紋連接緊固的方向旋轉,將軸狀部件20的第二端部20b的車體卡合部20c的第二陽螺紋部42f扭入第二貫通孔100e的第一陰螺紋部100f。由此,頭部件22接近第一前端100b的外側面100g。并且,使用者將桿主體48配置于第二位置,旋轉桿主體48。這時,使用者將桿主體48配置于第一位置后,將桿主體48配置于桿主體48沿著第一前端100b這樣的旋轉位置。
接著,使用者將操作部54向螺紋連接緊固的方向旋轉,使頭部件22接觸第一前端100b的外側面100g,使桿主體48從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轉動。由此,車輪的固定完成。根據本實施方式,下次以后的車輪的安裝時,使用者沒必要由操作部54對調整部件26進行位置調整。另外,由于在第二軸部42的內部設置有調整部件26,所以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的軸方向長度不會變長。即、能夠提供小型化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
<其他實施方式>
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發(fā)明構思的范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更。特別是,本說明書中記載的多個實施方式和變形例能夠根據需要進行任意組合。
(a)上述實施方式中,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包括操作部件32,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圖5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16的剖面圖。如圖5所示,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16不包括操作部件32。這種情況下,調整部件26的旋轉操作中,取代操作部件32,例如使用棒狀的六棱扳手等工具。因此,調整部件26取代連結凹部26f設置接收從第二端部20b的開口插入軸狀部件20的第二軸部42的工具的工具卡合部126f。另外,沒有插入工具時,為了防止水分和雜質流入第二軸部42,可以將可裝脫的帽部件154安裝于第二端部20b的開口,從而將第二端部20b的開口塞住。
(b)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公開了軸狀部件20的第二端部20b與設于車體的螺紋螺合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16,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即、本發(fā)明也適用于第二端部20b和螺母等部件螺合從而固定于車體的自行車用車輪固定機構。
(c)上述實施方式中,為了也能夠使用六棱扳手等工具,連結凹部26f采用了六邊形的形狀,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連結凹部26f可以是正方形等非圓形的形狀,也可以是改錐卡合用的槽。
(d)上述實施方式中,使調整部件26和第一軸部40通過螺紋結構卡合,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過凸輪機構將調整部件26和第一軸部40卡合。
(e)上述實施方式中,由連結部件34將操作部件32與調整部件26連結以不脫離,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即、操作部件32和調整部件26也可以能夠裝脫地連結。具體地,連結部件34可以是O型環(huán)等彈性體,操作部件32和調整部件26通過摩擦卡合可裝脫地連結。另外,連結部件34可以包括設于調整部件26和操作部件32中任一者的由彈簧等施力的球或銷部件和與設于調整部件26和操作部件32的任意另一者的球或銷卡合的凹部。
(f)上述實施方式中,車輪固定部100a分別具有前叉的第一前端100b和第二前端100c,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即、車輪固定部100a也可以分別具有第一后端和第二后端。這種情況下,可以在第一后端和第二后端上分別形成第一貫通孔和第二貫通孔。另外,第一貫通孔是通常的圓形的孔,第二貫通孔具有第一陰螺紋部。另外,第二貫通孔可以取代第一陰螺紋部,而將螺母部件不能旋轉地或旋轉自如地設于第二前端。這時,輪轂10是能夠安裝于車體100的后部的后輪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