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說明】轉向裝置
[0001]本申請主張于2014年3月26日提出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4-064703號的優(yōu)先權,并在此引用包括說明書、附圖和說明書摘要的全部內容。
技術領域
[0002]本發(fā)明涉及轉向裝置。
【背景技術】
[0003]作為轉向裝置之一,存在一種由安裝于齒條軸的外周的滾珠絲杠機構和經由減速機構連結于滾珠絲杠機構的馬達構成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在該電動助力轉向裝置中,若馬達的輸出軸的旋轉經由減速機構傳遞至滾珠絲杠機構,則滾珠絲杠機構對齒條軸施加軸向力。施加于該齒條軸的軸向力成為輔助力,輔助駕駛員的轉向操作。以往,作為這種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的滾珠絲杠機構的支承構造,存在國際公開第2011/147824號公報所記載的構造。
[0004]如圖15所示,在國際公開第2011/147824號公報所記載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中,滾珠絲杠機構120的螺母121經由軸承130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于覆蓋齒條軸100的周圍的外殼110。在齒條軸100的軸向ZA上的軸承130與外殼110之間的間隙設置有圓環(huán)狀的彈性部件140以及板141。板141防止彈性部件140與外殼110接觸。軸承130被彈性部件140、140在齒條軸軸向ZA上夾住。由此,螺母121經由軸承130被彈性部件140、140在齒條軸軸向ZA上彈性支承。
[0005]根據這樣的結構,在因駕駛員的轉向操作而對齒條軸100作用有軸向ZA的力時,在作為初始動作而螺母121以及軸承130與齒條軸100成為一體,并邊克服來自彈性部件140的彈力邊在軸向ZA上移動之后,螺母121相對于齒條軸100相對旋轉。因此,當開始有軸向ZA的力作用于齒條軸100時,齒條軸100容易在軸向上移動,因此能夠減輕在轉向操作的初始階段的阻力感。因此,能夠得到順暢的操舵感。
[0006]然而,作為彈性部件140,例如可以使用圖16A所示的碟形彈簧142。然而,在將這樣的碟形彈簧142用作彈性部件140的情況下,當軸承130在齒條軸軸向ZA上移動時,存在使碟形彈簧142變形至圖16B所示的緊貼狀態(tài)的可能性。此外,緊貼狀態(tài)表示碟形彈簧142的軸向的長度變?yōu)榕c板厚相同或與其接近的長度的狀態(tài)。若使碟形彈簧142變形至緊貼狀態(tài),則會對碟形彈簧142作用有過大的應力。這成為縮短碟形彈簧142的壽命的重要因素。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延長彈性支承滾珠絲杠機構的螺母的碟形彈簧的壽命的轉向裝置。
[0008]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具有:滾珠絲杠機構,其具有經由多個滾珠而旋合于形成在車輛的轉向軸的外周面的螺紋槽的圓筒狀的螺母,并基于上述螺母的旋轉對上述轉向軸施加軸向力;馬達,其對上述螺母施加扭矩;外殼,其覆蓋上述轉向軸的周圍;軸承,其將上述螺母支承為能夠相對于上述外殼旋轉;碟形彈簧,其在上述螺母相對于上述外殼沿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相對移動時,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彈性支承上述螺母;以及板,其限制上述碟形彈簧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的移動。
[0009]上述碟形彈簧配置于上述軸承與上述板之間,在上述碟形彈簧與上述板之間、以及上述碟形彈簧與上述軸承之間的至少一方,設置有限制上述碟形彈簧的撓曲的限制部。
[0010]根據該結構,利用設置于碟形彈簧與板之間、以及碟形彈簧與軸承之間的至少一方的限制部能夠抑制碟形彈簧的撓曲,因此難以將碟形彈簧使用至緊貼狀態(tài)。由此,能夠緩和作用于碟形彈簧的應力,因此能夠延長碟形彈簧的壽命。
[0011]在上述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中,也可以構成為:上述軸承具有固定于上述螺母的內圈和以能夠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滑動的方式與上述外殼抵接的外圈,上述板以與上述軸承的外圈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隔開間隙的方式配置,并且與上述外殼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抵接,上述碟形彈簧配置于上述軸承的外圈與上述板之間的間隙,并經由上述軸承彈性支承上述螺母,上述限制部形成在上述板的與上述碟形彈簧對置的側面。
[0012]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中,也可以構成為:上述軸承具有固定于上述螺母的內圈和以能夠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滑動的方式與上述外殼抵接的外圈,上述板以與上述軸承的外圈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隔開間隙的方式配置,并且與上述外殼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抵接,上述碟形彈簧配置于上述軸承的外圈與上述板之間的間隙,并經由上述軸承彈性支承上述螺母,上述限制部形成在上述軸承的外圈的與上述碟形彈簧對置的側面。
[0013]根據上述結構,能夠容易地設置限制部。
[0014]然而,根據軸承的形狀,存在難以將限制部形成于軸承的外圈的側面的情況。
[0015]因此,在上述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中,也可以構成為:上述軸承具有固定于上述螺母的內圈和以能夠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滑動的方式與上述外殼抵接的外圈,上述板由以與上述軸承的外圈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隔開間隙的方式配置且與上述外殼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抵接的第一板和與上述軸承的外圈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抵接的第二板構成,上述碟形彈簧配置于上述第一板與上述第二板之間,并經由上述第二板以及上述軸承彈性支承上述螺母,上述限制部形成在上述第二板的與上述碟形彈簧對置的側面。
[0016]根據該結構,即便在對軸承的側面的加工較難的情況下,也能夠容易地將限制部設置于軸承的外圈側。
[0017]在上述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中,也可以構成為:上述限制部由以與上述轉向軸的徑向交叉的方式形成為錐狀的錐面構成。
[0018]根據該結構,碟形彈簧與板以及軸承中任一方的錐面面接觸,從而限制碟形彈簧的撓曲,因此在限制撓曲時,難以在碟形彈簧發(fā)生局部的應力集中。因此,能夠延長碟形彈簧的壽命。
[0019]在上述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中,也可以構成為:上述軸承具有固定于上述螺母的內圈和以能夠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滑動的方式與上述外殼抵接的外圈,上述板以與上述軸承的外圈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隔開間隙的方式配置,并且與上述外殼在上述轉向軸的軸向上抵接,上述碟形彈簧配置于上述軸承的外圈與上述板之間的間隙,并經由上述軸承彈性支承上述螺母,上述限制部形成在上述碟形彈簧的與上述板對置的一側面、以及上述碟形彈簧的與上述軸承對置的另一側面的至少一方。
[0020]根據該結構,也能夠容易地設置限制部。
[0021]在上述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中,也可以構成為:上述限制部由以上述碟形彈簧的板厚從上述碟形彈簧的內緣部朝向外緣部變化的方式形成為錐狀的錐面構成。
[0022]根據該結構,碟形彈簧與各板以及軸承中任一方的錐面面接觸,從而限制碟形彈簧的撓曲,因此在限制撓曲時,難以在碟形彈簧發(fā)生局部的應力集中。因此,能夠延長碟形彈簧的壽命。
[0023]在上述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中,也可以構成為:上述板具有在上述轉向軸的徑向上支承上述碟形彈簧的支承部。
[0024]根據該結構,能夠抑制碟形彈簧在轉向軸的徑向上的位置偏移。
【附圖說明】
[0025]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示例進行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會變得更加清楚,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要素,其中,
[0026]圖1是針對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示出其簡要結構的剖視圖。
[0027]圖2是針對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示出其助力機構的剖面構造的剖視圖。
[0028]圖3是針對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示出其滾珠絲杠機構的軸承支承部的剖面構造的剖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