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主油道反饋單腔兩級變排量葉片泵的控制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內燃機潤滑系統(tǒng)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內燃機潤滑用單腔反饋可變排量葉片栗的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發(fā)動機潤滑系統(tǒng)機油栗變排量技術的日益發(fā)展和普及,葉片式機油栗獲得了廣泛應用,現有葉片栗包括單作用腔反饋和雙作用腔反饋兩種變量形式,其中單作用腔反饋可以設計成一級可變排量模式,通過電液比例控制閥可實現MAP控制,雙作用腔反饋可以設計成兩級可變排量模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主油道反饋單腔兩級變排量葉片栗的控制系統(tǒng),讓單作用腔反饋可變排量葉片栗可實現兩級可變排量。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主油道反饋單腔兩級變排量葉片栗的控制系統(tǒng),包括單腔反饋可變排量葉片栗、栗出口、主油道、油底殼、安全閥、先導閥、開關電磁閥,所述單腔反饋可變排量葉片栗包括栗體、反饋壓力油腔、轉子、變量滑塊和變量彈簧,所述安全閥位于栗出口和油底殼之間的油路上,當栗出口的機油壓力超過安全閥的調定壓力時,栗出口的機油通過安全閥流入油底殼;所述先導閥包括閥套、閥芯和彈簧,所述閥芯裝有彈簧的一端與閥套之間設有彈簧腔,所述閥芯的另一端與閥套之間設有活塞腔,所述閥芯的中部與閥套內壁之間設有壓力控制腔,所述壓力控制腔直接與主油道始終相連,所述活塞腔通過開關電磁閥與主油道相連,所述彈簧腔設有泄油口,所述泄油口與油底殼相連,所述閥套上設有用于連接反饋壓力油腔的接口,通過彈簧力和機油壓力控制閥芯在閥套中的移動,可實現彈簧腔或壓力控制腔與反饋壓力油腔的通斷;所述開關電磁閥的P 口與主油道相通,A 口與先導閥的活塞腔相通,T 口與油底殼相通,A 口在EOT的控制下可與P 口或T 口連通。
[000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先導閥的閥套上設有一個反饋油道接口,隨著閥芯在閥套中的位置不同,反饋油道接口可處于與彈簧腔相通或與壓力控制腔相通兩種狀態(tài);當系統(tǒng)處于一級可變排量階段時,在E⑶的控制下,開關電磁閥的P 口與A 口連通,主油道壓力油通過開關電磁閥進入先導閥的活塞腔,在此階段,先導閥的活塞腔和壓力控制腔均充滿主油道壓力油;在主油道的機油壓力未達到調定的低壓變量壓力點之前,反饋壓力油腔依次通過先導閥的反饋油道接口、彈簧腔、泄油口與油底殼相通;當主油道的機油壓力達到調定的低壓變量壓力點時,先導閥閥芯在活塞腔和壓力控制腔內的機油壓力作用下向彈簧腔移動,使先導閥的壓力控制腔與反饋油道接口相通,反饋壓力油腔依次通過先導閥的反饋油道接口、壓力控制腔與主油道相通,主油道的機油壓力進入反饋壓力油腔直接作用于變量滑塊,使變量滑塊與轉子的偏心量減少,從而降低輸出排量;當開關電磁閥在ECU的控制下切換到另一工作狀態(tài)時,開關電磁閥的P 口與A 口不連通,電磁閥的A 口與T 口連通,先導閥的活塞腔中的壓力油通過開關電磁閥泄至油底殼,系統(tǒng)進入二級可變排量階段,在二級可變排量階段,先導閥的壓力控制腔內充滿主油道壓力油,活塞腔內油壓為零;在主油道的機油壓力未達到調定的低壓變量壓力點之前,反饋壓力油腔依次通過先導閥的反饋油道接口、彈簧腔、泄油口與油底殼相通;當主油道的機油壓力達到調定的低壓變量壓力點時,先導閥閥芯在壓力控制腔內的機油壓力作用下向彈簧腔移動,使先導閥的壓力控制腔與反饋油道接口相通,反饋壓力油腔依次通過先導閥的反饋油道接口、壓力控制腔與主油道相通,主油道的機油壓力進入反饋壓力油腔直接作用于變量滑塊,使變量滑塊與轉子的偏心量減少,從而降低輸出排量。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在單作用腔反饋可變排量葉片栗的結構上通過增加開關電磁閥和先導閥實現了二級可變排量,利用先導閥的壓力控制腔和活塞腔解決了不同油壓的變量控制,比雙作用腔反饋可變排量葉片栗結構簡化,響應速度快;同時通過先導閥壓力控制腔使主油道油壓直接作用于反饋壓力油腔,反應更靈敏,變量滑塊響應更快。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fā)明的控制系統(tǒng)在未變量階段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發(fā)明的控制系統(tǒng)在變量階段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2所示的一種主油道反饋單腔兩級變排量葉片栗的控制系統(tǒng),包括單腔反饋可變排量葉片栗1、栗出口 2、主油道5、油底殼6、安全閥3、先導閥8、開關電磁閥7,所述單腔反饋可變排量葉片栗1包括栗體、反饋壓力油腔11、轉子、變量滑塊和變量彈簧,所述安全閥3位于栗出口 2和油底殼6之間的油路上,當栗出口 2的機油壓力超過安全閥3的調定壓力時,栗出口 2的機油通過安全閥3流入油底殼6 ;所述先導閥8包括閥套、閥芯和彈簧,所述閥芯裝有彈簧的一端與閥套之間設有彈簧腔81,所述閥芯的另一端與閥套之間設有活塞腔82,所述閥芯的中部與閥套內壁之間設有壓力控制腔83,所述壓力控制腔83直接與主油道5始終相連,所述活塞腔82通過開關電磁閥7與主油道5相連,所述彈簧腔81設有泄油口 84,所述泄油口 84與油底殼6相連,所述閥套上設有反饋油道接口 85,所述反饋油道接口 85與反饋壓力油腔11相連,所述閥芯在彈簧力或機油壓力的作用下可在閥套中移動,使反饋油道接口 85與彈簧腔81或壓力控制腔83相通;所述開關電磁閥的P 口 71與主油道5相通,A 口 72與先導閥的活塞腔82相通,T 口 73與油底殼6相通,A 口 72在EOT的控制下可與P 口 71或T 口 73連通。
[0010]當系統(tǒng)處于一級可變排量階段時,在ECU的控制下,開關電磁閥的P 口 71與A 口72連通,主油道5壓力油通過開關電磁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