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一種常見的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OTP EPROM)設計是用浮柵器件(NMOS或PMOS)作為基本存儲單元。其工作原理為:浮柵初始不存儲電荷,器件不通,為邏輯0態(tài);通過編程(比如用熱載流子注入產生的柵電流)讓浮柵存儲電荷,器件導通,為邏輯1態(tài)。因為PMOS相對于NMOS而言,容易產生熱載流子注入的柵電流,易于編程,所以用浮柵PMOS做存儲單元較為常用,易于實現。如果不使用浮柵PMOS,而是用浮柵NMOS做存儲單元,則需要提高編程電壓。以5V CMOS工藝為例:浮柵PMOS編程電壓大約為7-8V,而浮柵NMOS編程電壓大約為12V。
但在采用了埋溝PMOS的CMOS工藝中,如圖1所示,浮柵PMOS的體端與源端同電位,在這樣情況下,即使PMOS的浮柵初始不存儲電荷(邏輯0態(tài)),其初始漏電也較大(室溫下為>nA級/um寬),容易被誤判為導通(邏輯1態(tài))。通常的做法是加一層版,為該浮柵PMOS獨立加一個溝道注入,或者阻擋埋溝的P型注入,以獲得較低的漏電以避免誤判,但該方式增加了工藝流程,且可控性差,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在不增加工藝的情況下解決浮柵的漏電問題,用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的技術問題,以降低工藝成本,提高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以下結構的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包括選擇管和存儲器件,所述的選擇管與存儲器件串聯,所述選擇管的另一端作為只讀存儲器的正極連接端,所述存儲器件的另一端作為只讀存儲器的負極連接端,并在該端上設有判限電流源;所述的選擇管與存儲器件之間連接有壓差產生器件,所述壓差產生器件上的壓降作為存儲器件體端與源端的電壓差。
可選地,所述的壓差產生器件至少包括一個MOS管,所述的MOS管的柵極與漏極短接。
可選地,所述的壓差產生器件還包括一個可控電流源,所述可控電流源的兩端連接在所述MOS管的柵端和只讀存儲器的負極連接端。
可選地,所述的壓差產生器件包括多個串聯的PMOS管或多個串聯的NMOS管。
可選地,所述壓差產生器件上的壓降在0.6~1.2V之間。
可選地,所述的選擇管為第一PMOS管,所述的存儲器件為浮柵PMOS管,所述浮柵PMOS管的體端與所述只讀存儲器的正極連接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以下結構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包括選擇管和存儲器件,所述的選擇管與存儲器件串聯,所述選擇管的另一端作為只讀存儲器的正極連接端,所述存儲器件的另一端作為只讀存儲器的負極連接端,并在該端上設有判限電流源;所述的存儲器件的柵端與源端之間并聯有電容。
可選地,增大所述電容尺寸,在浮柵PMOS管的浮柵不存儲電荷的情況下,能進一步降低其漏電。
可選地,所述的電容為PIP電容,所述的PIP電容由如下步驟制成:在P型襯底上形成場區(qū)氧化層,在所述場區(qū)氧化層上淀積第一多晶硅層,在所述第一多晶硅層上形成氧化隔離層,在所述的氧化隔離層上淀積第二多晶硅層。
可選地,所述的第一多晶硅層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多晶硅層。以便于電極的引出。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中,由于選擇管與存儲器件之間連接有壓差產生器件,將壓差產生器件上的壓降作為存儲器件體端與源端的電壓差,作為存儲器件的浮柵PMOS體端和源端不再等電位,并且體端電位高于源端,另一個方案則是在浮柵PMOS柵端和源端之間并聯有電容。在PMOS浮柵不存儲電荷的情況下,降低邏輯0狀態(tài)下的漏電,無需增加工藝流程,節(jié)省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存儲器件的漏電與體端/源端之壓差的關系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存儲器件的漏電與電容尺寸的關系;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PIP電容制作步驟的示意圖。
圖中所示:1、選擇管,1.1、選擇管控制柵,2、存儲器件,2.1、浮柵,3、判限電流源,4、壓差產生器件,5、可控電流源,6、電容。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僅僅限于這些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涵蓋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
為了使公眾對本實用新型有徹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中詳細說明了具體的細節(jié),而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jié)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實用新型。
在下列段落中參照附圖以舉例方式更具體地描述本實用新型。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較為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
參考圖2所示,示意了本實用新型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實施例一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包括選擇管1和存儲器件2,所述的選擇管1與存儲器件2串聯,所述選擇管1的另一端作為只讀存儲器的正極連接端(圖中標注:正電極),所述存儲器件2的另一端作為只讀存儲器的負極連接端(圖中標注:負電極),并在該端上設有判限電流源3,根據所述判限電流源3進行讀操作,以判斷邏輯0或1狀態(tài)。
所述的選擇管1與存儲器件2之間連接有壓差產生器件4,所述壓差產生器件4上的壓降作為存儲器件2體端與源端的電壓差。所述的壓差產生器件采用一個PMOS管,所述的PMOS管的柵極與漏極短接,即二極管接法,也可以采用多個串聯的PMOS管或多個串聯的NMOS管來實現。所述的選擇管為第一PMOS管,所述的存儲器件為浮柵PMOS管,所述浮柵PMOS管的體端與所述只讀存儲器的正極連接端連接。所述壓差產生器件上的壓降在0.6~1.2V之間,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1V。
使用現有浮柵的埋溝PMOS作為存儲單元,無需增加工藝步驟,在通過判限電流源3讀取浮柵PMOS電流時,保持體端電位高于源端1V左右。這種連接方式,因為使用體端作為背柵(back gate)而產生的體效應(body effect)提高了閾值電壓,從而降低了漏電。
參考圖3所示,示意了本實用新型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實施例二的結構。實施例二是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主要區(qū)別在于壓差產生器件做了進一步的改進。
所述的壓差產生器件包括一個可控電流源5和至少一個MOS管,將所述可控電流源的兩端連接在所述MOS管的柵端和只讀存儲器的負極連接端。雖然圖中只示意了一個PMOS管,但是,和實施例一一樣,也可以采用多個串聯的PMOS管或多個串聯的NMOS管,也可以實現。根據控制信號來控制可控電流源5的大小,從而調節(jié)整個壓差產生器件的壓降。
參考圖4所示,示意了存儲器件的漏電與體端/源端之壓差的關系。由圖4可知,浮柵PMOS管的漏電隨著體端/源端之壓差的增大而減小,在1V左右獲得較佳的效果。
參考圖5所示,示意了本實用新型基于CMOS工藝的單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實施例三的結構。通過在存儲器件的柵端和源端增加器件,即在所述的存儲器件的柵端與源端之間并聯有電容6。在浮柵PMOS管的浮柵不存儲電荷的情況下,電容6能夠降低浮柵的漏電。浮柵PMOS管的柵端電壓由該管子漏端、源端電壓共同決定,而在柵端與源端之間增加電容后,使得該管柵端電壓更靠近源端,即提高柵端電壓,從而降低漏電。
參考圖6所示,示意了本實用新型中PIP電容的制作過程。由圖6可知,隨著所述電容6尺寸的增大,電容尺寸增大意味著其容值相應增大,在浮柵PMOS管的浮柵不存儲電荷的情況下,能進一步降低浮柵漏電。
參考圖7所示,所述的電容為PIP電容,所述的PIP電容由如下步驟制成:在P型襯底上形成場區(qū)氧化層,在所述場區(qū)氧化層上淀積第一多晶硅層,在所述第一多晶硅層上形成氧化隔離層,在所述的氧化隔離層上淀積第二多晶硅層。且所述的第一多晶硅層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多晶硅層,以便于電極的引出。
除此之外,雖然以上將實施例分開說明和闡述,但涉及部分共通之技術,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看來,可以在實施例之間進行替換和整合,涉及其中一個實施例未明確記載的內容,則可參考有記載的另一個實施例。
以上所述的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該技術方案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實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該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