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需要說明的是,也可以認為,第一前刀面19的內周是第一前刀面19與第二前刀面21以及底面17的邊界。
[0036]第二前刀面21設置在第一前刀面19的內周中的波型的谷的部分。由第一前刀面19以及第二前刀面21構成的前刀面15的整體與底面17的邊界在從上方觀察的情況下,與第一前刀面19的內周同樣,以上表面3的外周為基準形成波型。
[0037]需要說明的是,將上表面3的外周與第一前刀面19的內周之間的間隔大的部分作為第一前刀面19的波型的“山”的部分。將上表面3的外周與第一前刀面19的內周之間的間隔小的部分作為第一前刀面19的波型中的“谷”的部分。
[0038]在將第一前刀面19的由波型的山的部分構成的部位設為第一部位23,將由第二前刀面21構成的部位設為第二部位25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前刀面15具有沿著底面17交替設置的多個第一部位23以及多個第二部位25。此時,由于第二前刀面21的傾斜角比第一前刀面19的傾斜角大,因此在本實施方式的切削鑲刀I中,多個第二部位25為與多個第一部位23相比傾斜角大,在前刀面中凹陷的區(qū)域。
[0039]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的切削鑲刀I具有八個第一部位23以及八個第二部位25,然而第一部位23以及第二部位25的數(shù)量不限定于八個,例如,也可以是三個、四個、五個或者六個。
[0040]前刀面15具有多個第一部位23與多個第二部位25。因此,在被切削件201的切削加工時,切肩與第一部位23接觸,另一方面,能夠減小與第二部位25接觸的可能性。即,能夠減小前刀面15中的切肩所接觸的面積。因此,能夠減少因切肩與前刀面15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另外,由于能夠增大前刀面15的表面積,因此能夠促進從前刀面15散熱。
[0041]另外,在利用冷卻流體(冷卻劑)進行切削加工的情況下,由于具有傾斜角相對較大的第二部位25,因此容易使冷卻流體在該第二部位25滯留。因此,能夠促進冷卻流體對切削鑲刀I的冷卻。另一方面,前刀面15的內周整體并非由第二部位25形成,前刀面15具有沿著底面17交替設置的多個第一部位23以及多個第二部位25。因此,抑制了切削刃9的強度過度降低。
[0042]第一前刀面19以及第二前刀面21的傾斜角由各自的垂直于前刀面15的剖面中的下表面5與前刀面15所成的角來表示。在本實施方式的鑲刀I中,根據(jù)包含中心軸X在內的剖面中的下表面5與前刀面15所成的角也能夠測定傾斜角。第一前刀面19的傾斜角例如在50。以下的范圍內設定即可。另外,第二前刀面21的傾斜角設定為在例如70。以下的范圍內且大于第一前刀面19的傾斜角即可。
[0043]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前刀面19的傾斜角以及第二前刀面21的傾斜角分別保持為恒定。然而,前刀面15只要是具有沿著底面17交替設置的凸狀的第一部位23以及凹狀的第二部位25的結構即可。因此,在從剖面觀察的情況下第一前刀面19以及第二前刀面21可以分別由傾斜角度不同的多個區(qū)域構成。另外,為了順暢地連接第一前刀面19以及第二前刀面21與底面17,也可以使第一前刀面19以及第二前刀面21的下端局部地形成為凹曲面形狀。
[0044]底面17位于比前刀面15靠內側的位置。本實施方式的切削鑲刀I的底面17為與中心軸X垂直的平坦面。因此,與前刀面15的內周對應的前刀面15和底面17的邊界能夠通過上表面3中的與前刀面15對應而傾斜的區(qū)域和與底面17對應的與中心軸X垂直且平坦的區(qū)域的邊界來判斷。
[0045]貫通孔11的上表面?zhèn)鹊拈_口部位于底面17的中央。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中的上表面3由刃帶面13、前刀面15以及底面17構成,然而不局限于這樣的結構。例如,也可以在底面17的內側具有以隨著從刃帶面13離開而距下表面5的高度變高的方式傾斜的斷肩面。
[0046]并且,在本實施方式的切削鑲刀I中,如圖3?8所示,前刀面15中的第一部位23具有沿著切削刃9設置的第一凹部27。在第二部位25中冷卻流體容易滯留,因此切削刃9的位于第二部位25的外側的部分被高效地冷卻。另一方面,在切削刃9的位于第一部位23的外側的部分存在冷卻效率不充分的可能性。
[0047]然而,由于在第一部位23形成有沿著切削刃9設置的第一凹部27,因此在該第一凹部27處冷卻流體的流動停滯,而容易滯留。因此,切削刃9的位于第一部位23的外側的部分也能夠高效地冷卻。由此,切削刃9的整體被穩(wěn)定地冷卻。
[0048]需要說明的是,圖5?8所示的剖視圖分別為與中心軸X平行的剖面的剖視圖。另夕卜,在圖6?8中,為了便于理解從剖面觀察的情況下的前刀面的形狀,省略了除剖面以外的部分處的前刀面的詳細的形狀的圖示。
[0049]在本實施方式的切削鑲刀I中,第一凹部27到達相鄰的一對第二部位25的每一個第二部位25。但是,第一凹部27沿著切削刃9設置即可,因此例如如圖9所示,第一凹部27也可以不到達第二部位25。另外,也可以是第一凹部27的一側的端部到達第二部位25,而另一側的端部位于第一部位23內的方式,或者僅另一側的端部到達第二部位25的方式。
[0050]然而,為了高效地冷卻位于第一部位23的外側的切削刃9的部分整體,優(yōu)選為,如本實施方式的切削鑲刀I那樣,第一凹部27到達相鄰的一對第二部位25的每一個第二部位25。作為第一凹部27,例如,設定為寬度為0.2?2mm左右、深度為0.05?0.6mm左右的大小即可。需要說明的是,這里,寬度是指從上方觀察的情況下的與沿著切削刃9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寬度。
[0051]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切削鑲刀I中,第一部位23除第一凹部27以外,還具有在刃帶面13與第一凹部27之間連接于第一凹部27的多個第二凹部29。在至少具有一個這樣的第二凹部29的情況下,與具有一個第一凹部27的情況相比,能夠高效地冷卻第一部位23的較大范圍的區(qū)域,另外,通過具備多個第二凹部29,能夠進一步提高冷卻流體的冷卻效果。作為第二凹部29,例如,設定為寬度為0.2?Imm左右、深度為0.05?0.6mm左右的大小即可。
[0052]在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相對于一個第一凹部27具備兩個第二凹部29,然而第二凹部29的數(shù)量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圖10所示,也可以是相對于一個第一凹部27具備三個第二凹部29的結構。
[0053]在進行切削加工時,前刀面15的越靠近刃帶面13的部分越容易產(chǎn)生較大的熱量。因此,在第二凹部29從第一凹部27朝向刃帶面13延伸的情況下,能夠高效地冷卻容易產(chǎn)生較大的熱量的部位。另外,第二凹部29沿著切肩流動的方向形成,因此能夠減小切肩的流動被第二凹部29阻礙的可能性。
[0054]第二凹部29的前端越接近刃帶面13,則越能夠使在刃帶面13產(chǎn)生的熱量高效地散熱。然而,存在刃帶面13的耐久性降低的可能性。因此,優(yōu)選為,第二凹部29與刃帶面13分離,將刃帶面163與第二凹部29的間隔設定為0.2?Imm左右即可。
[0055]此時,如本實施方式那樣,優(yōu)選為,第二凹部29的寬度隨著從第一凹部27朝向刃帶面13而變大。如上述說明的那樣,前刀面15的越接近刃帶面13的部分越容易產(chǎn)生較大的熱量。這是由于,此時,第二凹部29的接近刃帶面13的部分的寬度相對較大,從而能夠高效地冷卻容易產(chǎn)生較大的熱量的部位。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寬度”是指,從上方觀察的情況下的與從第一凹部27朝向刃帶面13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寬度。
[0056]圖3所示的切削鑲刀I具有一個第一凹部27,然而并不局限于這樣的方式。例如,如圖11、12所示,也可以設為具有多個第一凹部27的結構。需要說明的是,圖12所示的剖視圖為與中心軸X平行的剖面的剖視圖。另外,在圖12中,為了便于理解從剖面觀察的情況下的前刀面15的形狀,省略了除剖面以外的部分處的前刀面15的詳細形狀的圖示。
[0057]在上表面3與側面7的交線部形成切削刃9。在本實施方式的切削鑲刀I中,上表面3為大致圓形狀,因此切削刃9成為圓環(huán)形狀。本實施方式的切削鑲刀I分別具有八個第一部位23以及八個第二部位25。作為利用切削刃9的相鄰的一個第一部位23以及第二部位25所對應的區(qū)域長時間進行切削加工的結果而導致該區(qū)域惡化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切削刃9的其它區(qū)域。
[0058]S卩,只要在暫時將切削鑲刀I從刀架取下后,使切削鑲刀I相對于中心軸X旋轉45。并再次安裝在刀架上即可。能夠將八個第一部位23以及第二部位25中、與上述相鄰的一個第一部位23以及第二部位25不同的第一部位23以及第二部位25所對應的切削刃9的區(qū)域用于被切削件的切削加工。
[0059]需要說明的是,此時上表面3與側面7的交線部并非兩個面相交而成